電話騙徒新手法 去年冒內地官員騙案飆升60倍 涉約三億元
假冒內地官員的電話騙案去年達1400多宗,比前年急增60倍,更騙走近3億元。不過警方隨即推出防罪宣傳後,有關案件在去年下半年已趨減,惟警方稱最近騙徒微調手法,先向受害人提供內地執法部門的電話號碼,予以核實,然後騙徒用冒號程式冒充官方號碼,偽裝公安及檢察官致電受害人,稱受害人捲入嚴重經濟罪案,但可能是身份被盜用而起,要求他交「保證金」,藉此騙財。據知有關電話都是致電自東南亞地區,警方呼籲市民要小心核實來電。
據警方統計,假冒內地官員的電話騙案由前年23宗上升至1,423宗,增幅達60倍,涉案金額更達2億9000萬港元。而今年首兩個月該種電話騙案有76宗,2月更僅2宗,但本月有回升跡象,截自8 日已有8宗,損失約6,000萬港元,其中一宗為本月5日報案,涉及金額達5,800萬元的案件。
冒號程式扮公安 要求受害人填「金融清查單」
警方稱自去年10月起,已發現假冒內地官員的電話騙案手法有微調,不斷增加「可信性」。騙徒會先如以往般,主要假扮速遞公司,致電予受害人訛稱他寄出違法包裹,當受害人回應無寄過,騙徒就稱受害人身份可能被盜用,勸他盡快報公安。騙徒於是在這環節微調手法,先向受害人提供內地執法部門的官方電話號碼,予以核實,然後騙徒用冒號程式冒充同一號碼,偽裝公安致電受害人,令受害人相信。
當受害人初步「上釣」後,便稱要錄下和受害人的對話,要求他去僻靜地方通電話,令親友難以提醒受害人,對話中「公安」會據一份金融清查單套取受害人財務資料,包括銀行戶口、基金、物業等,聲稱用作調查。
「公安」嚇通緝 「檢察官」扮同情
騙徒之後會再假扮「呼叫」公安總台,訛稱受害人涉及內地的重大經濟犯罪,執法部門已把他列作通緝犯,並發出凍結管制令及刑事拘捕令,稱公安會在短期內拘捕他,亦會令受害人不能提款、買賣資產等,相關文件中,更載有受害人部分資料及相片,藉此嚇怕受害人。據知有關資料和照片都是受害人在內地消費時,遭商店洩露。
受害人的通話最後會轉駁至假扮檢察官的騙徒,裝作同情受害人,稱體諒受害人可能只是身份被盜用,願以官職為他擔保作特快查辦,但要受害人先交保證金至秘密的「安全帳戶」,並誘使受害人在電腦下載程式,實為騙徒遙控受害人電腦的工具,令受害人不知情下,戶口款項被轉至騙徒手中。
東九龍總區重案組總督察林焯豪表示,近月警方致力宣傳提防電話騙案,令騙徒成功率下降,遂微調「劇情」。他指警方正和城大合作,研發識別詐騙來電的應用程式,打擊有關罪行。
電話行騙新手法:
1) 騙徒假扮成內地機構(如速遞公司、郵局),致電通知受害人牽涉罪行;
2) 提供真公安電話予受害人查證;
3) 受害人查證後,騙徒用電話軟件更改來電顯示,假扮公安致電受害人;
4) 騙徒要求受害人到安靜地方「錄音備案」,令受害人與外界隔絕,並提供個人資料、金融清單;
5) 部分案件受害人會收到「凍結管制令」或「刑事拘捕令」,令受害人驚慌;
6) 騙徒會將電話轉駁至假冒檢察官,檢察官會安慰受害人,又稱願意做受害人擔保,搏取信任;
7) 假冒檢察官要求受害人將保證金存入內地「安全戶口」,同時用遙控程式入侵受害人電腦,調走受害人資產
此外,警方亦接獲兩宗騙案,一名約70歲婆婆懷疑接到騙徒電話,以為兒子被綁架,結果遭騙徒騙去約4萬元。另一宗則是有報案人稱,懷疑有騙徒冒充公司負責人,騙取客人約54萬元,該案暫列為求警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