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香港大學內地女生誤中假冒官員電騙案 被呃180萬元

再有香港大學學生誤中假冒官員電騙案,被呃180萬元。據知,涉事受害人為22歲女子,是港大內地學生。
今日(21日)上午7時許,警方接獲一名22歲內地女子報案,指於2024年12月接到騙徒的電話,對方聲稱是入境事務處職員,聲稱事主涉及一宗發生在內地南寧的案件,需要檢查她的資產。其後騙徒指示事主在指定銀行開設銀行帳戶,否則會將她逮捕,
事主不虞有詐,遂遵從指示。隨後騙徒要求事主轉帳保證金以證清白,事主信以為真,並於2024年12月30日至2025年1月17期間,合共6次將約180萬港元轉帳到騙徒指定的本地轉數快帳戶。騙徒隨後失聯,事主始發覺受騙,於是報警。
消息稱,過程中騙徒強調受害人身份證被封鎖,不能出入境。因未有接觸過防騙訊息,沒有做過防騙問卷,亦未有向其他政府部門查詢,故不虞有詐。直至得知早前有另一學生被騙逾900萬,才懷疑自己中計。
香港大學上星期四(16日)向學生發電郵,指近月超過60名港大學生墮詐騙案,損失超過6,000萬元,即平均每人被騙100萬元,據悉,上當的主要是內地生。
校方要求學生填寫警方提交的多選題問卷,以提高反詐意識及警覺性,否則無法進入圖書館和學習空間智華館,是繼理工大學後第二間推行填問卷的八大院校,據了解,問卷是選擇題,只需數分鐘便可完成,所有本地及非本地學生都要填寫。
港大:務求令新到港內地生能親自了解相關資訊
港大表示,學生發展及資源中心及警方一直留意涉及學生的騙案,為提升學生的防詐騙意識,幫助他們識別潛在騙案,故向他們發放由警方提供的防騙學習套件,內容包含香港的騙案求助資訊及針對流行的四種騙案(包括電話騙案),以短片及選擇題形式灌輸有關防騙訊息,務求令學生,尤其新到港內地生能親自了解相關資訊,並希望他們能盡快完成,加強防詐騙意識。
港大稱,中心 一直舉辦多項活動,例如舉辦講座、 在校園張貼海報、製作電腦桌面提示、 與同學合作製作宣傳短片、以及在開學前邀請來自內地的學生和他們的父母出席講解會等,提升學生的防詐騙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