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澳扶手梯意外|專家估兩原因釀事故 籲同行家長緊盯小童步履
將軍澳中心昨日(4日)發生扶手電梯意外,一名男童連鞋帶腳夾於縫隙被困,需由消防救出送院。受傷男童父親今日(5日)在facebook發文,質疑涉事電梯早有問題,原已傳出怪聲及物料有異;亦認為近年多宗同類意外令人關注,「呢啲扶手電梯雖然話年年檢查,但實際質素就稱得上係危機四伏。」
註冊工程師張年生接受《香港01》訪問時,推測意外可歸咎於兩個原因:不排除扶手電梯先前遭異物卡住,令運行不順暢;以及即使男童企定,但站太近梯級邊緣所致。他提醒所有家長,乘搭電梯時要特別留意同行小童,在上落電梯的第一級或最尾一級是否已踏穩。
受傷男童父親稱曾聽到扶手電梯傳出的「怪聲」。張年生猜測,涉事扶梯先前被異物頂住或「jam住」,或令扶梯變歪,致運行不順暢,繼而產生「怪聲」。另外,雖然受傷男童有站定,但可能站太近梯級邊緣,令鞋捲入縫隙之間。「佢企得好定,但如果(扶梯)尾嘅梳齒歪咗少少,就有機會帶咗隻鞋入去,夾到隻腳。」
至於物料方面,張年生解釋,一般扶手梯可分為不繡鋼或鋼兩種物料,梯梳的黃色部分其實是橡膠,方便更換容易損壞的梳齒,設計為黃色亦有警告作用,提醒乘客站離縫隙。一旦梳齒斷裂,亦會觸發制動機制,自動煞停扶手梯。
張年生補充,梯級邊緣與梯梳之間有4至6毫米的空隙,而小童的腳掌、鞋及步幅都較成年人小。若反應較慢稍有不慎,便有機會夾腳。他提醒所有家長,與同行小童乘搭電梯時要特別留意扶梯的第一級或最尾一級,宜看清楚小童是否已踏穩,不要只顧看手機。
針對扶手梯的檢查,張年生指,扶手梯每兩星期檢查一次,但他直言不能杜絕所有意外的可能,「電梯每兩個禮拜做一次檢查,但呢兩個禮拜唔代表中間唔會有事發生㗎嘛?咁要幾多先夠呢?係咪每秒鐘都做呢?」他建議引入全天候、無間斷的監察系統,以大數據、AI或IOT聯網系統,分析扶手梯的電流、電壓或機件是否正常。若發現摩打或梯級運行不順暢,可以先自動暫停扶梯運作,並通知管理處及維修技術人員進行檢查,避免再出現同類事故。
事發於昨日(4日)傍晚6時許,一名男童在將軍澳中心內乘搭扶手電梯時,腳部被縫隙夾實,一度被困。消防到場動用工具,救出事主,男童腳部受傷清醒,由救護員送往將軍澳醫院治理。
網上圖片可見,大批消防員到場營救,有人手持大剪鉗 。有目擊者留言表示,男童被困超過10分鐘,其間不斷嚎哭,最終消防以千斤頂擴開梳齒板部分,才救出男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