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海龜「太郎」棄門前 飼主留字稱無力撫養 郭秀雲擔心成晚無瞓

撰文:黃偉民 陳麗娟 黃煦緻
出版:更新:

瀕危物種綠海龜「太郎」被人放入發泡膠箱,運送至鰂魚涌一間環境保育中心門前。飼主留下一封信稱無力再撫養,忍痛只能轉送他人。無奈接收「太郎」的中心創辦人郭秀雲表示,檢查確定太郎健康良好,但由於中心不適宜照顧海龜,目前正聯絡漁護署及海洋公園為「太郎」安排安置。

兩名穿深色衫及戴口罩的男子,昨(24日)晚10時許用木頭車將一個用黑色膠袋包裹的黑色箱及一個紅色紙袋,放在機構門前,隨後離去。(郭秀雲提供)
綠海龜「太郎」被人放入發泡膠箱,運送至鰂魚涌一間環境保育中心門前。(黃偉民攝)

由前藝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區域評估員郭秀雲所創辦的「海峰環保教育」機構職員晚上10時半去廁所時,發現被遺棄的海龜「太郎」、一些飼養海龜的生活用品、糧食,以及一封信。飼主在信中指7年前於網上購入海龜「太郎」,由BB(幼年時期)開始撫養,惟因其體型漸長,無法提供合適環境,無奈之下只能轉送他人繼續養育。文末最後寫道:「我承認我唔係一個合格的主人,所以我只能夠將佢交俾(畀)你。」隨函附上「太郎」的生活照。

飼主留下一封信稱無力再撫養,忍痛只能轉送他人。(陳麗娟攝)

「太郎」約30厘米寬、40厘米長。機構職員立即通知創辦人郭秀雲趕回機構。郭翻查閉路電視片段,發現兩名穿深色衫及戴口罩的男子,昨(24日)晚10時許用木頭車搬運一個放置海龜的黑色箱,另外有一個紅色紙袋,放在機構門前,隨後離去。黑色箱被黑色膠袋包裹,表面看不出內裡放置了甚麼。

「海峰環保教育」瀕危物種教育總監黃浩軒表示,「太郎」被發現時用載有水的發泡膠箱盛載,水溫較熱,惟海龜應該要在25度以下生活,於是職員需立即尋找大膠箱安置「太郎」,並為其換水。「佢主人都算有啲良心,送咗啲鹽過來,畀埋鹽度計我哋,都好好㗎喇!」同時提供了海草等生活用品以及蝦仔等糧食。

職員需立即尋找大膠箱安置「太郎」,並為其換水。(黃偉民攝)

郭秀雲指,她為此棄養事件「成晚無瞓過」,幸太郎身體無大礙,十分健康。她又表示,綠海龜在香港屬於極度瀕危物種,事件明顯涉及有人非法販賣海龜,「有乜理由網上可以買到海龜?」

郭秀雲聯絡了不同海龜專家,了解到「太郎」自小由人類養大,若將他放生等於置牠於死地,擔心牠不能自行覓食,又指現時發生不少船隻螺旋槳誤傷海龜的意外,擔心其遭誤傷而死。目前郭已經聯絡漁護署及海洋公園,希望相關部門為太郎作後續安排。

郭指,若再不保育海龜,教育大眾,海龜這個物種很容易滅絕,減少生物多樣化,破壞食物鏈,「到最後人類都會絕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