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報社論】內地與香港要打破隔膜與疏離
內地疫情月中出現反彈,七日平均確診數超過1,000宗。當深圳在內的大小城市採取封城等緊急措施應對,內地輿論場也浮現不少對香港疫情的抱怨。一些人認為疫情復發應歸咎於香港的第五波疫情「倒灌內地」,怪責港府抗疫失敗,「不禁不管控」以致拖累內地,甚至有些激進者要求中央召回已赴港支援的內地醫護。
早在香港本輪疫情爆發之初,已有報道指不少人從香港偷渡回內地,很可能將病毒帶回;內地的病源追蹤發現不少案例的根源來自香港,佐證了這輪內地的疫情與香港有密切關係。香港政府主持的抗疫戰實在難言令人滿意。不管香港政府如何表示自己已經盡力,但所謂「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深圳應對疫情雷厲風行,內地人看在眼內自然也會對香港有所不滿。因此,難怪內地輿論一窩蜂地挖苦及批評香港。
錯讀一國兩制 互不理解非一日之寒
另一邊廂,內地醫護來港援助也引起小風波。有香港記者問及官員假如內地醫護犯上醫療失誤,市民該如何投訴。姑勿論記者應否問這種有預設的問題,提問背後肯定反映了部份香港人的偏見。他們非常抗拒內地的醫護來港。這種心態很大程度上源自長期對內地缺乏認同。估計最令他們不能接受就是香港竟然比內地處理得差,還要內地施以援手。在他們心中,內地的醫療水平遠比香港落後,因此不會因為內地援助而感到高興,反而覺得優越感受損。即使他們最終無法改變現實,但仍以如何投訴、英文水平等問題去質疑內地醫護。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內地與香港的一部份人互不認同,甚至互相憎惡並非一朝一夕。回歸早年,社會問題尚未如此尖銳,港人與內地曾經同心,例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港人感同身受,捐款高達220億元;同年的北京奧運,不少香港人更以身為中國人而感自豪。隨着香港治理問題逐步浮現,一部份人開始尋找替罪羊,將矛頭指向內地人。2010年代早期開始出現反水貨客運動,以及稱內地人為「蝗蟲」的歧視言論。自2019年的社會騷亂起,我們更看到部份香港人對內地的憎惡在民粹政客的宣傳下走向失控。
在這波疫情之中,兩地的互相指摘更顯得毫不理性。用內地的網絡調侃話說,這次疫情令雙方都為彼此的速度感到驚訝。一方面,內地援港建造的方艙醫院及隔離設施快速交付,以及內地面對疫情的快速行動,都令港人驚訝。而另一方面,香港政府在收到這些設施後應用速度之慢、抗疫決策之遲疑,也是震驚了不少內地民眾。而震驚之後,便是更多的不理解、不認同。
但民意的向背只是表象,其根本是因為溝通失效、偏見愈深。細心思考,今日兩地民意落得如此田地,背後原因是政府和官員在向民眾展現「一國兩制」實際運作時出現的偏差。香港之所以發生2019年動亂,是深層次社會矛盾的結果。包括中央政府在內,多種社會力量過去多年強調深層次矛盾的危險,但香港官員仍然不明所以,任由貧富懸殊、住屋、社會欠缺階級流動等問題累積,治理失當終於引爆了社會騷亂。香港市民無處發洩怨憤,再加上被錯誤的民粹政治誤導,竟然將責任歸咎於內地人及中央政府。
中央政府過去可能不想被認為破壞了「兩制」,對香港政府及官員相當「寬宏大量」,助長了兩地民眾間的誤解。回歸以來一段很長時間,中央政府並沒有過多干涉香港的事情。近日內地網絡流傳一段前總理朱鎔基的說話,提到「如果香港搞不好,不但你們(港府官員)有責任,我們(北京中央政府)也有責任。」但同時,中央又認為香港有完善的制度,強調「香港的事可以靠香港自己解決」。然而,或許是過度信任香港官員,令到中央與香港官員欠缺在治理層面的溝通,即使香港的治理埋下了計時炸彈,但中央卻對香港政府及官員總是囿於主動出手問責,也難怪香港官員及市民漸漸以為「一國兩制」即代表「河水不犯井水」,從而互生隔閡。而且,中央政府總是重複表示支持香港政府「依法施政」,這變相亦令香港官員誤以為只要「按本子辦事」便可以交差,失去了改革的想像,養成了香港官員欠缺國家情懷和理解國家總體格局,成為狹隘的技術官僚,不可謂不是「慈母多敗兒」。
兩地榮辱與共 官員應擔起責任
過去在治理上的失敗,引起了兩種極端的言論,一種是要求與內地割裂的「港獨」幻想,另一種則是希望由內地全面接管香港要求「一國一制」的呼聲。它們顯然都不符合「一國兩制」這個歷史性制度創立時的原意。
在積極「一國兩制」中,香港與內地雖然是兩個制度,但彼此關係緊密,甚至連「唇齒相依」也不足以形容,而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關係。首任特首董建華用了一句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說話去解釋,「香港好,中國好;中國好,香港更好」。「兩制」所指的不是兩個不相干的個體,而是活在同一屋簷下的兩種生活方式。陸港有共同的利益和立場,只是通過不同的制度達到目標,兩者必然殊途而同歸,都是為了帶給人民美好的生活。
就以疫情而言,內地與香港一邊爆發疫情,另一邊絕不可能獨善其身。即使已有了隔離的關卡,但香港第五波疫情仍然傳回內地。中央政府對香港疫情甚至比香港政府還要焦急,除了關心香港市民的安危外,更因為兩地無法斬斷聯繫,要控制全國疫情,香港絕不可以成為漏洞。另一個例子是近日波動的香港股市。今年以來,港股中國公司的股票因多種原因而受壓,上周恒生指數更曾一度暴跌穿19,000點,比疫情爆發時還要嚴重,但在內地當局釋放出積極訊號之後,又上演了兩日反彈3,000點的大奇蹟。其背後是我們近年都應該清楚的原因,香港與內地經濟密不可分,尤其是以內地的經濟體量而言,它對香港的影響更是單向的。
要帶領「一國兩制」重回正軌,正如朱鎔基所言,中央與香港官員都有責任。香港不少官員欠缺正確理解積極「一國兩制」的國家情懷與認知格局,在高度自治原則下卻治理失效,中央委婉的訓斥未能令他們醒悟自己的角色與責任。那中央政府便應該用好憲制和《基本法》賦予的權力應對情況。而香港官員也要明白他們並非「無王管」,沒有責任,「一國兩制」更不是失職的擋箭牌。特首和主要官員要明白,他們必須盡一切所能將「一國兩制」搞好,只有這樣,香港才能擺脫困局,讓陸港關係引向正途。
敬請留意2022年3月21日出版的第309期《香港01》電子周報。你亦可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