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01的希望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編按:本文為《香港01》創刊社論

有人批評媒體不夠「中立」,對事實的報道不「客觀」。這是一個偽命題,因為即使是事件的親歷者,仍無可避免地陷入「羅生門效應」:受眾在接收媒體傳播信息的同時,也是一個過濾和演繹的過程。但新聞媒體一直喜歡誤導市民,吹噓自己是「客觀報道」和「政治中立」,以為這樣就可令信任度上升,創造權威。但正如俗語所說:可能欺騙部分人一世,可能欺騙所有人一時,但絕不可能欺騙所有人一世。最美麗的謊言說多了也許自己也會信,受眾卻必然看到破綻。媒體應該是「獨立」而非「中立」,「不黨、不賣、不私、不盲」而不是「客觀」。換句話說,是有態度地記錄和提出觀點。所以,記者是「reporter」而不是「recorder」。可惜,今天的香港媒體都不是「獨立」的。

媒體的挑戰來自自身

誠然,媒體正面臨巨大挑戰,它並非來自外界,而是來自媒體自己構築的生態環境,互聯網革命對傳統媒體發起攻擊。今天是O2O(Online to Offline)的時代,線上的世界成為主導現實世界的動力。當社交形式伴隨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普及而發生變化,作為聯繫這種社交形式的媒體,既需要參與這種變化,更應該引領這種變化。過去人們認為互聯網只是工具,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現在互聯網成了主角,主客關係反轉。新的規則掀起新的「物種戰爭」,不能主動適應的媒體必被毫不留情地淘汰。

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怎樣的媒體才能避免在這一輪優勝劣汰中求得生存呢?我們的答案是:倡議型媒體——也就是能動性的媒體,有主體性的媒體,有思想的媒體,它是主動的。與倡議型媒體相對的,是資訊型媒體,被動的媒體。

媒體的角色本來就應該是主動的,但很長一段時間,媒體的定位出現了異化與偏差,大多數媒體只將自己定位為「資訊服務」,然而,它們不能為受眾提供獨立的觀點,有時候被民意牽着鼻子走;另一些時候則嘩眾取寵,博取眼球,這是媒體將自己的活動空間收窄的結果。當媒體不再掌握自己的命運,它如何能夠在瞬間提供海量資訊的互聯網世界競爭?資訊型媒體的命運最終是被邊緣化。

採取主動的倡議型媒體則不然,它不是簡單將資訊和盤托出呈現給受眾,而是通過自己的視野,將被動的資訊轉換成社會的主體論述,提出倡議,與社會互動、分享。倡議型媒體不會像過去的媒體,自大地認為自己代表社會和真理,它或許只能夠傳遞一部分社會中最亟需表達的聲音。

倡議型媒體熱愛互聯網、擁抱互聯網,因為互聯網為其提供了更多的材料、工具和手段,加強和鞏固了主體論述,從而更主動地發揮。在倡議型媒體看來,資訊世界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好,論述材料信手拈來。人的社會主體價值必將因此得到加強。擁抱互聯網,超越媒介形式的倡議型媒體,是人重構社會主體價值的新起點。

媒體與社會轉型的任務

媒體是積極參與社會的公共服務,由於其獨特社會角色,它對社會的發展,包括在不同階段的社會轉型,都扮演着關鍵的角色。只要簡單回顧一下香港歷史上的各個關鍵時刻,就會發現媒體從來都不曾缺席。

《中英聯合聲明》公布以來,一直流行着一種錯誤觀念,誤以為:九七回歸即代表香港問題解決了。所以,在中央官員看來,香港「馬照跑,舞照跳」,一切照舊,這就是一國兩制。在香港市民看來,有了「五十年不變」的承諾,以後的生活就安枕無憂,他們甚至認為一國兩制是北京的責任——難怪一些內地學者會覺得「香港人拿着金飯碗去乞食」。

有一種說法:如果政府不自覺地推行改革,人民就會革政府的命。所以,明智的政府會主動啟動改革。香港政府在回歸時本應反思殖民地體制存在的問題,借助歷史性的轉折,為香港尋找全新的起步點。很可惜,在回歸以來的將近二十年裏,這場改革遲遲未啟動,香港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亡羊補牢,未為晚也,或許旺角最近發生的暴力衝突是對香港社會轉型最後的警示。

社會要轉型,首先必須明白當前社會面對的問題,用什麽方式,往什麽方向轉型。任何問題,都要透過表象分析本質。並非所有西方經驗都可以是拿來主義,雖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外來物種也可能造成毀滅性的生態危機。

是時候改變了

舊世界的掌權者安於現狀,不思改革,導致政府身陷危機,年輕人成為社會深層次矛盾的受害者。互聯網興起,年輕人善於使用新型社交手段,讓怨憤極速蓃延,甚至成為整個社會的挑戰。這是普世現象,美國、英國、法國等發達國家都在面對。年輕人掌握了話語權,但當權者嗤之以鼻,抗爭只落得表面上的「成功」。然而,這些被鎮壓的微弱聲音不會是徒勞的,因為衝突的種子被不公義的土壤栽培着。

歷史吿訴我們,年輕人引領一切,是社會的棟樑。但棟樑是需要歷練的,當我們目睹79天的佔中黯然收場,中港矛盾紛亂不堪,年輕人的抗爭越來越趨向暴力,請不要對他們施加過高或過低的評價,因為他們需要更多時間成長。

《香港01》作為倡議型媒體,要對社會提出瞥示:是時候改變了!

我們希望泛民政黨改變,不要只重政治意識型態鬥爭,尤其是民主黨、工黨等來自基層的政黨。選民支持你們,希望你們為民請命,解決民生和社會的基本需要,這是你們的責任。我們不反對拉布,它是抗衡制度專制的有效手段,但反對盲目拉布,這是另一種體制暴力,是一種民粹劫持,選民不會認同。

我們希望建制派改變,特別是民建聯和工聯會。不要盲目跟隨治港京官的教條和僵化觀念,只知道寛容對待既得利益階層的要求,錯誤理解什麽是穩定。建制派政黨必須建立獨立的政治論述,才能不辜負市民的委託,才能真正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

我們希望商界改變,不要只考慮股東利益和資本回報,顧客和員工的利益同樣重要,他們就是最廣大的市民,只有這些持份者都能獲益,香港經濟才能成功,香港的可持續發展才是商界的根本利益。

我們希望政府改變,從政治到經濟徹底反思管治思維。政府應該知道,就算香港政制不盡理想,但民主精神早已深植民心,政府施政無法逆民意而行;利用體制缺陷去壓迫非建制派就範更不可取,只會製造更多、更激進的抗爭。積極不干預政策不合乎公平資源分配的理念,應該徹底改革。

我們深信,《香港01》的希望反映了大部分市民的希望。

只有改革香港才能轉型

香港人不會對改革陌生,更不會對改革恐懼,我們一直近距離觀察中國的變化和崛起,意識到這是全國人民努力的成果,它雖未盡人意,但確是人類歷史的一次大進步。香港在殖民地時代也有過成功的改革,它們已經成為香港人引以為傲的核心價值。但是,殖民地政府也美化了那個時代的社會,對回歸的憂慮模糊了香港人的視野,遮蔽大家對體制缺陷的認識。

香港社會轉型面對兩幅高牆:専制體制與不公義的經濟結構。市民將這些問題轉嫁到中央政府,卻忘記了實際上這是歷史遺留的,回歸後各方的不作為是情況不斷惡化的結果。中央政府的錯誤是以為重視商界利益就能保護一國兩制,香港就會繁榮穩定。這種認識離地。中港矛盾是個偽命題,正確認識一國兩制才是人們真正應該關注的。只要一國兩制執行得好,中港矛盾就不存在;相反,一國兩制成為保護高牆的藉口,中港矛盾就會繼續惡化。

當鄧小平制定一國兩制政策,中國還是落後的發展中國家。而今,中國崛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香港變了,中國也變了,世界對中國的認知卻一直沒有改變,香港也不例外,中港兩地對一國兩制的認識就更是過時。

香港不再是殖民地時代的香港,更不能是「京官治港」,香港必須是「港人治港」。港人治港需要的是有領導力和魄力的政治家。《香港01》作為倡議型媒體,當然會積極推動和參與社會改革。我們相信,大部分香港人,包括打着本土旗號的年輕人,都是積極投身改革的人,大家既是改革的推動者,也是改革的參與者,更將是改革的受益者。讓我們一起敢動這場改革:尋找共識,提出新價值,目標是促進香港社會的轉型。

2016年初,《香港01》創辦人于品海在創刊酒會上致辭時表示,《01》希望透過互聯網和媒體,尋找一個全新的討論問題方式。(羅君豪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