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公共圖書館借閱需求倍數增加 實測預訂熱門書籍要等5年
新冠疫情改變不少人的生活習慣,如看電子書。審計署去年4月公布的審計報告,揭示公共圖書館的電子書需求五年間增五倍,有電子書只有1個複本借閱,審計署抽查當中30本受歡迎電子書的預約人數,當中有個案輪候時間長達3.2年。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新聞系學生採訪刊物《新報人》,今期報道記者嘗試於網上借閱一本熱門韓國文學書籍,一個月後仍未能成功借閱,系統更顯示預計需輪候5年,比審計報告更長。
公共圖書館應是滿足讀者需求,抑或也要顧及出版社業務,成為兩邊意見爭議。
圖書館有電子書預約需等5年 業界議員倡檢討資源分配
公共圖書館的電子書使用量近年急增八倍,增幅於疫情期間愈見明顯。記者於2023年11月 曾嘗試於網上借閱一本熱門韓國文學書籍,一個月後仍未能成功借閱,系統更顯示預計需輪候五年。電子書供不應求、市民等候無了期,議員認為此情況不理想,盼康文署善用資源。
電子書、實體書供求不均 熱門電子書預排五年
現時香港公共圖書館的電子書借閱服務由各電子書館藏服務供應商提供,提供預約功能的電子書館藏包括方正中文電子書、HyRead 電子書、SUEP 電子書、「金閱閣」電子書、「學術天地」電子書、「樂活站」電子書、eBooks on EBSCOhost 及 OverDrive eBooks。
HyRead 電子書館藏的熱門借閱排行榜上,不少電子書也供不應求,例如《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借用次數高達 8,335 次,遠超平均使用量的0.73次。此書曾獲亞馬遜、《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今日美國報》及《出版人週刊》列為暢銷書,記者於2023年11月輪候借閱此電子書,但一個月後仍有超過140名讀者在隊列前。
電子書少因商業考量 議員倡增加複本
申訴專員公署的調查報告指出,電子書使用量由 2017年約41萬次增至2022年的逾361萬次,五年間急升八倍。康文署表示市民閱讀習慣隨數碼發展改變,加上疫情期間讀者減少到訪圖書館,故電子書借閱量大幅上升。
優質圖書館網絡創會會長呂志剛指,電子書館藏與書籍供應商合作,協議或多或少需顧及市場零售需求,因此未能大量提供電子書。他亦認為政府資源需要長時間輪候屬於正常情況,「好像看醫生一樣,如果想快就要到私家醫生求診。如果讀者想盡快閱讀圖書,就應該自己購買電子書或實體書。」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朱國強認為輪候時間過長的現況不理想,他明白康文署需要與供應商合作而作出商業考量,但公共圖書館的首要作用始終是推廣閱讀,「康文署應該表明立場,商業和市場因素並非首要考慮條件,盡可能增加電子書的複本,減少輪候時間,讓更多市民接觸和認識電子書,才能有效達到圖書館功用。」
電子書等4周 實體書無人借 議員倡按讀者習慣喜好調整
英文兒童文學書籍《Diary of a Wimpy Kid》系列中, 康文署 HyRead 電子書館藏共有17冊電子書可供借閱,其中至少八冊的輪候時間為兩周,更有一冊需等約四周;而公共圖書館架上共21冊實體書,共提供1,241本館藏,均無需預約輪候,即時可供借閱。
朱國強和呂志剛均認為此情況可歸因於資源分配不均,朱國強建議署方可以透過問卷了解讀者需要,包括了解為何讀者大多偏好電子書,再按讀者的閱讀習慣和喜好,修訂發展電子書資源的方針;圖書館亦需要分析電子書輪候時間長的原因,如複本不足、書籍熱門程度、借閱時間過長或續借次數過多,針對每本書的熱門程度進行適當調整,並非一套規則套用所有電子書籍。
讀者張小姐五年前轉用電子書,家中有近五部電子書閱讀器。她認為電子書系統設有預覽功能,較實體書更能展示書名和封面,讓她有「不需動身而能閱讀天下的感覺」。呂志剛則認為試閱功能有利電子書發展,「線上試閱與借閱有分別,讀者可以先揭吓本書。」
康文署必須教育讀者使用系統內的線上試閱功能,使讀者先了解書本內容,認為書本合適後再借閱繼而購買,因為健康的電子書市場發展,始終需要讀者買書支持,公共圖書館只是輔助角色。
另一名電子書讀者梁小姐時常透過台灣電子書平台借閱圖書,她表示香港或可參考台灣做法,推動「電子書計次借閱服務」,每月向讀者提供一定借閱額度,容許不同讀者可同時借閱同一本電子書並即時閱讀,不用受限於電子書複本的數目,而圖書館則根據借閱次數向出版社付費。
康文署回覆本刊查詢有關電子書複本採購數量的準則指,會每月根據服務供應商提供的累積預約次數及最高使用量等數據,篩選較受歡迎的電子書,並按其使用量、預約人數及輪候時間等因素,安排增購額外複本。
市民盼圖書館拓闊空間助閱讀 議員稱應以實體書主導
在一個平日下午時分,記者留意到樂富公共圖書館仍有不少長者、小朋友在內閱讀。中學生蔡同學偏好實體書,她表示曾嘗試借閱電子書,但借閱手續繁複,故寧願選擇實體書。
朱國強指,儘管實體書和電子書各有優劣,但圖書館應該以實體書為主要方向。他表示,電子書對學生的眼睛有一定損害,圖書館亦可為學生提供更多閱讀時間和空間,減輕他們的壓力。
朱國強又建議圖書館可以改變用途,「圖書館不僅僅是借書或刊物的場所,還可以成為參與休閒活動或討論的場所。」如增加專門的討論區或會議室等功能,使圖書館成為一個更具吸引力和實用性的場所。
對於如何增加圖書館的吸引力,讀者葉小姐指,圖書館有部分人的不當行為會影響閱讀觀感,「我認為應該提高管理員的素質,着他們對到訪者加以提醒。」她亦指部分圖書館的書架太「密窒窒」,建議署方可擴闊館內空間,做好書籍分類,吸引更多人到訪。
康文署強調除電子書館藏外,亦會加強實體書館藏,改善圖書館服務和設施,署方亦正在籌劃新圖書館設施,為現有圖書館進行裝修工程,提升圖書館設備及改進閱讀環境,期望吸引不同持分者到訪圖書館。
記者:伍俊熹、高詠婷
編輯:陳康正、陸家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