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社協:無派一次性津貼紓困感失望 基層支援唔夠力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派糖」措施「縮水」,未有再派發消費券、提供電費補貼等,但繼續向綜援、生果金、長者生活津貼等受助人發放多「半個月糧」。香港社區組織協會表示,對預案案感到失望,認為對基層支援「唔夠力」,亦沒有派發一次性的現金津貼讓基層人士可短暫紓困,只能期望政府投放大量資源振興經濟後,本港長遠經濟發展向好,有望帶動民生,讓基層市民從中受惠。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表示,對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感失望,認為預算案對基層的支援「唔夠力」,亦沒有派發一次性的現金津貼,讓基層人士可短暫紓困。她續指,現時物價高昂,基層難以負擔衣食住行各方面的開支,更有服務對象走投無路下,只能借貸度日,最終只會導致貧富差距愈加嚴重。預算案「減糖」,施麗珊指,沒有辦法改變預算案的方向,唯有寄望政府在投放大量資源來振興經濟後,本港長遠經濟發展向好,可有望帶動民生,讓基層市民從中受惠。
失望只獲發半糧 應增殘疾、安老院舍資源
綜援、生果金、長者生活津貼、傷殘津貼等受助人,可獲發放多半個月金額的津貼。本身入住殘疾院舍的66歲May May指,每月的綜援大部份用於支付院舍費用,剩餘的「幾百元」則作為「零用錢」。她對於只獲發「半個月糧」感失望,認為更重要的醫療配套支援卻未有增加撥款,亦建議應多花資源監管殘疾院舍和安老院舍,以確保院友獲妥善照顧。
曾中風的曹先生一家三口居於劏房,每月領取1萬5千元的綜援,輪候公屋已有三年。他認為,公屋、醫療的長時間輪候問題未解決,應從預算案入手,撥款更多資源提升興建公屋、醫療等效率,令他們一班長者毋需一等再等。
持雙程證來港多年的黃太,與兩名兒子居於天台屋,她一直輪候申請單程證,冀能長期在港定居,不過至今未獲批出,令她未能在港工作,亦不符合領取綜援等資助,在港丈夫亦在申請期間離世,令生活重擔落在就讀高中的兒子身上,二人一星期兼職工作三天,收入合共4,000多元,仍不夠交繳交5,000元的租金,需再尋求內地親戚幫助。黃太期望政府可多與內地出入境部門溝通,酌情容許喪偶或單親雙程證人士在港工作,令他們可以自食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