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死回生的秘密 10個心臟停頓救活3個 醫生剖析人工心肺魔力
心臟停頓代表死亡?在未有體外膜氧合器(ECMO;俗稱人工心肺)前,心臟停頓人士存活機會只有約3%,但有ECMO後,成功接駁ECMO的心臟停頓人士,存活率高達3成。
國際上曾有心臟停頓3個半小時的病人,連接ECMO後最終都可「逃出鬼門關」。
瑪麗醫院成人深切治療部副顧問醫生冼維正,8年前在該院統籌展開ECMO外展服務,成績達國際水平。他今年獲醫管局傑出員工獎,感言:「ECMO本身就好像有生命一樣,會自己生長、發展。」
「我會問自己,如果躺在病床上的是自己的家人,是否會做同樣治療。如果會,那便正確了。」39歲冼維正分享行醫座右銘。他是本港少數已接受深切治療科及心臟科,雙專科培訓的醫生。他早在2002年已在瑪麗醫院內科工作,2008年完成深切治療專科培訓。大概2010年,瑪麗心臟科又有培訓空缺,他抱着「學多啲野」的心態申請加入,當時同時兼顧深切治療部工作,最終在2012年完成心臟科培訓。他笑指當年不斷「on call (當值)36小時」的培訓歲月,「真係30歲才捱到」。事實上,同時有深切治療及心臟科專科資格的本地醫生相當少,冼維正是其中一個。
2009年,醫院管理局在4間醫院成立ECMO中心,瑪麗醫院是其中一間。翌年,該院展開人工心肺外展服務,到其他醫院接收心肺衰竭病人到瑪麗醫院接受ECMO治療。冼維正在ECMO團隊中擔當重要統籌角色。
經過心臟科訓練,令冼維正更易掌握ECMO的「刁鑽」技巧。ECMO操作並非易事,單是為一個正在接受心肺復甦、不斷搖晃的病人,從大腿血管插入導管到心臟,已非常考驗醫生的技巧。冼維正坦言,從心臟科訓練學到手感,但更重要的是可以將技巧傳承更多深切治療部醫生,令他們都可以操作ECMO。他便引入了超聲波導航方法,令團隊更易掌握技術。
冼不諱言:「未有ECMO前,佢哋(大部分心臟停頓病人)基本上會死哂。」他指團隊曾經治療一個心臟停頓逾60分鐘的人,在接駁ECMO後最終存活。他相信每一個有份參與的醫護人員都被感動,於是又自發去想如何可以做得更好,如何可以更快「出動」救人。在他眼中,「ECMO就好像有生命一樣,會自己生長、發展。」
冼說,全球數據顯示心臟停頓病人,若成功接駁ECMO,病人最終無事出院的機會是3成,即每10個有3個。而在未有ECMO前,心臟停頓人士存活機會只有約3%。瑪麗醫院2015至2017年,共有37個心臟停頓病人使用ECMO,最終存活比例是24%,亦與國際數據相約。他表示,正研究ECMO更多不同範疇和可能性,例如在器官捐贈上發揮更多功用,希望更多病人可以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