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未來職場報告】終身學習免被人工智能淘汰

撰文:張康靜
出版:更新:

近年經濟學流行「unemployable」這個字,意思是社會經濟結構轉型,職場上從事低技術工種的人士因失去競爭力,面臨的不是失業,而是沒有工作可做(unemployable)。
傳統就業模式是「長時間學習、長時間工作」,即是依靠由小學到大學累積的知識以滿足工作所需,這套一直行之有效的方案,於急速轉型的現代社會已被淘汰:在讀書時學到的技能,根本不可能長時間應付職場的轉變,我們要終身學習,讓自己轉型,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2013年,兩位牛津大學經濟系研究員Carl Benedikt Frey以及Michael A. Osborne發表名為《The Future of Employment》的研究報告,估計到2033年有十多樣工作最大機會被機械人及人工智能取代,如果以被取代機會率由高至低排列,依次序會是電話促銷員、保險經紀、收銀員、廚師、侍應、律師助理、導遊、麵包師傅、巴士司機、建築工人、獸醫助理及保安員,研究反映了因社會進步,分工愈來愈仔細,每份工作所需技能反而變得專一,缺少了創造力和靈活性,要製造一個取代的士司機的機械人,因而變得相當容易。

社會分工愈來愈仔細,每份工作所需技能反而變得專一,缺少了創造力和靈活性,不持續增值就容易被取代。

緊貼社會轉型需要

要避免被人工智能取替,在職人士也要持續學習增值自己,擁有更多的技能及知識,加強競爭力方為良策。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HKU SPACE)是本地推動成人教育的舵手,早於1957年成立,今年剛好是六十週年,一直以來都會觀察社會變化,訂製不同課程,滿足持續學習的要求。例如1962年香港首間圖書館於大會堂正式啟用,香港大學校外課程部(HKU SPACE前身)當時就因應社會對圖書管理員的需求增加,而開設了全港首個圖書館學課程;70年代一宗嚴重醫療事故,敲響了本地缺乏醫療實驗室技術員的警號,於是推出全個首個「醫事技術證書課程」;近年開設中醫及營養學課程,也是觀乎社會及職場上的轉變,為急需轉型的在職成年人提供增值機會。

HKU SPACE提供商業、人文、科技、生命科學等各式各樣的進修課程逾 1,000 個。

來到最新的一季課程,HKU SPACE提供商業、人文、科技、生命科學等各式各樣的進修課程逾 1,000 個。在職人士對學習法律的需求倍增,不少從事行政、商務或投資的,都發現擁有基礎法律知識,對工作及生活上會有一定的幫助;此外,無論從事營銷、市場推廣或是科技資訊行業的,掌握社交媒體最新發展趨勢變得相當重要,「法律文憑」及「社交網絡新趨勢及營銷計劃」課程成了熱門之選。

傳統家長教育小朋友「少時不讀書,大時找不到工作」的道理已過時,大部分我們在讀書階段吸收的知識及技能,投身職場時已不合時宜或不敷應用;美國管理學大師Peter Senge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出版《The Fifth Discipline》一書,指出企業要懂得學習、善於學習,因為在一個全球化的知識型經濟體系裡,企業的生產力、競爭力和利潤,繫於它吸取知識、生產知識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套用到個人層面,提升自我競爭力,持續學習是不可或缺的一環。要避免墜入unemployable的尷尬境況,可到各大教學中心或派發點,免費索取最新出版的HKU SPACE秋季課程手冊,或瀏覽HKU SPACE網站(https://hkuspace.hku.hk),寓學於樂,為轉型提早做好準備。

無論從事營銷、市場推廣或是科技資訊行業的,掌握社交媒體最新發展趨勢變得相當重要,「社交網絡新趨勢及營銷計劃」課程成了熱門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