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制服20年巡禮 黃金戰衣、碧士圖、普班知多少?

撰文:甄挺良
出版:更新:

消防技術日新月異,香港消防處的裝備亦隨過去20年逐漸更新,望可為前線消防員提供更佳支援。其中改變最大,自然是2011年防護服由「碧士圖」換上現時使用的「黃金戰衣」,兩者外觀、功能差別極大,當年可謂令人耳目一新。
署理高級消防區長(採購及物流)劉國富表示,消防處不時檢視前線人員裝備,對於有意見認為黃金戰衣過分侷促,他表示處方現時正參考外國專家意見,檢視是否有需要更新裝備,但強調目前僅屬「好初步研究」。

(左起)調派及通訊職系、消防職系及救護職系的消防人員,制服各有不同。(高仲明攝)

最常見的消防人員服裝自然是滅火防護衣,回望過去20年,消防處先後使用過3款防護衣。1991年引入,英國製深藍色的碧士圖「Bristol」過去一直是消防人員在火場使用的防護衣,可抵禦800度高溫。至2003年,同樣是英國製造、俗稱「普班」的橙色「野外滅火消防服」開始投入服務,主要在處理山火、不涉及爆炸、危害物質風險的任務時使用。

消防處於2011年斥資近8,000萬元,為消防職系人員購入俗稱「黃金戰衣」的PBI Matrix滅火防護服。「黃金戰衣」每套價值約7,000元,重3.9公斤,可抵禦攝氏1,000度火焰燃燒8秒。防護衣及防護褲由三層物料組成,外層採用抗火PBI Matrix纖維,裏襯為GORE-TEX抗火纖維,阻止水分進入衣物,內層則是Nomex物料。消防處高級消防隊長(採購及物流)江偉忠表示,自2014年起,消防員處理山火、不涉爆炸、危害物質的情況時時,經主管風險評估後,可脫下「內膽」,減少熱壓力。

消防人員分開消防職系、救護職系及通訊職系,各有不同制服。(高仲明攝)

頭盔方面,消防處20年來主要使用兩款頭盔,前年引入法國出產的全包型頭盔(B型頭盔),每個約2,560元,可保護耳朵及後枕底部,主要用於室內救火行動。該款頭盔可在攝氏900至1,000抵禦10秒,亦具備防撞擊及防刺破功能,同時更可在頭盔上加裝電筒,讓消防員可空出雙手救火。至於原本使用的A型頭盔,則主要用於山火、被困升降機等行動。現時使用的工作鞋在2004年引入,在塞爾維亞製造,具備防砸鞋頭、防刺穿及防滑鞋底。

至於救護職系及調派及通訊職系的制服,過去20年亦分別作出1次更新。救護職系的紅色頭盔於2003年引入,於紐西蘭製造。2010年開始使用的橙色外套,單價約1,050元。近年,消防處亦為調派及通訊職系安排反光背心,讓人更加容易識別。

另外,消防處在2007年起會按需要在火場附近設置歇息區,為消防員提供休息空間。區內有水缸,讓消防員浸泡雙手,直接降溫。

自2014年起,經風險評估後,消防員在處理山火、不涉危險品的情況,可脫下「黃金戰衣」內膽。(高仲明攝)

署理高級消防區長(採購及物流)劉國富被問到黃金戰衣是否過於侷促,他指處方一直有留意前線同事意見,部分亦指在火場感受到熱壓力,現時正參考海外專家提供意見,檢視科技、物料是否有改善空間,與時並進,但強調僅屬「好初步研究」,現時並非合適時機公布檢討結果。

消防員可在歇息區休息時,雙手可放入水缸降溫。(高仲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