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輪候|一般申請者輪候時間升至5.6年終止跌勢 長者維持3.9年

撰文:林穎嫺
出版:更新:

房屋委員會今日(30日)公布公屋最新輪候時間,截至今年9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6年,較上一季上升0.3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則維持在3.9年終止自去年8月起的跌勢,距離房屋局將輪候時間在6年的封頂水平只差0.4年。
房委會解釋,今年是未來數年內公屋產量最低的一年,故過去12個月獲安置的一般申請者,大部份入住位於市區或擴展市區的翻新單位,其輪候時間較新界區公屋申請者的輪候時間長大約一年,致公屋平均輪候時間上升,並預期明年上半年會持續上升。惟當局強調,在2024/25年度起,公屋供應會逐步增加,「目前輪候時間的短期上升只是轉勢前的必經階段」,強調將公屋綜合輪候時間(即包括簡約公屋)下跌至4.5年的承諾維持不變。

+5

截至9月底,公屋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6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9年。房委會指,現時約有132,000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96,600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即共有228,600宗申請。

對比今年6月底數據,當時共有230,000萬宗申請,而最新申請宗數減少1,400宗,減幅主要來自一般公屋申請,較上季減少1,100宗,而非長者一人申請亦較上季減少300宗。

房委會解釋:因過去數季新單位供應減少

另外,今年第三季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3,5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940宗。同一季度獲編配的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約為150宗。

房委會表示,今季的平均輪候時間較上一季上升0.3年至5.6年,主要是由於在過去數季新公屋單位供應減少,強調今年是未來數年內公屋產量最低的一年,故過去12個月獲安置的一般申請者,大部份入住位於市區或擴展市區的翻新單位,他們的輪候時間較新界區公屋申請者的輪候時間長大約一年,導致公屋平均輪候時間上升。

預計明年上半年持續上升

當局預計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在明年上半年會持續上升,但強調在2024/25年度,屯門、東涌及新界北,以及在2025/26年度在觀塘、古洞北、粉嶺北及上水等地區均有不少新公屋供應,加上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於2025年陸續落成,有信心整體公營房屋供應會持續明顯增加,形容「整體公營房屋供應會穩步踏入明確的上升軌道,目前輪候時間的短期上升只是轉勢前的必經階段。」

當局強調,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六年封頂目標不變,亦承諾公屋綜合輪候時間亦會在2026/27年度回落到4.5年。

葵涌劏房街坊會成員吳堃廉。(資料圖片/陳葦慈攝)

葵涌劏房街坊會成員吳堃廉表示,過往公屋輪候時間均「只升不跌」,故對公屋輪候時間回升並不感到意外。他又指,過去一年,輪候時間下跌,街坊一直感受不到,即使早前輪候時間下跌至5.3年,普遍街坊仍要輪候至少七、八年才能上樓,形容有關數字與實際情況有很大落差,輪候時間回彈,亦意味着街坊要等更長時間才見到終點。

不過,他提到,公屋輪候時間回彈,亦反映公屋供應不足,憂慮會影響政府取締劣質劏房的步伐,尤其是欠缺足夠單位安置,促請當局公布短、中期措施,紓緩基層街坊的住屋之苦,包括將現金津貼試行計劃恆常化,以及加強劏房租管執法力度,以真正回應劏房戶的需要,以免令條例形同虛設。

招國偉。(資料圖片)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表示,公屋輪候時間有波動是預期中事,尤其是過去獲編配公屋的申請者主要是「排市區隊」,市區輪候時間較長,便會令輪候時間增加,認為未來兩三季均會徘徊在近6年高位,若預計會在明年落成的公屋延遲供應,亦有機會升穿6年大關,但認為機會較微。他續指,明年落成的公屋將會較今年多約一倍,故明年下半年起,輪候時間有機會回落,認為不必因現時的波動而過於悲觀。

團結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政策研究員梁躍昊指出,當局需要努力維持公營房屋穩定增量的步伐及避免落成延誤,特別是配合今年施政報告新提出的鼓勵生育政策,包括公屋「家有初生優先配屋計劃」所帶來的額外需求,避免供應增加和輪候時間縮短的趨勢被「打回原形」。

梁躍昊表示,雖然數字較上季有所上升,但基於未來數年簡約公屋及傳統公屋供應將陸續增加,相信輪候時間長期下降的趨勢仍然維持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