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者|母中風女辭工照顧感壓力與無力 跨專業支援重拾生活質素

撰文:江麗盈
出版:更新:

穿鞋、著襪、外出閒逛,看似簡單的事對中風人士也不容易,陳婆婆中風後,經過一年多的治療及訓練,才做得到。她的女兒Happy,在媽媽中風後也隨即辭工,專心照顧媽媽,惟全身投入照顧後,因缺乏照顧經驗及技巧,一度令她質疑自己無能力照顧好媽媽。

直至參與中風復康計劃,有跨專業團隊的支援,她才掌握照顧技巧,能協助媽媽由床上轉移到輪椅,一同外出;陳婆婆在持續進行治療及訓練下,活動能力也逐步提升,現時能夠用四腳叉、在旁人輔助下步行。

復康路上,兩母女雖時有分歧及爭拗,但開始找到共識,Happy去年4月亦開始重返職場,近來也短暫離港旅行。計劃團隊表示,想復康的路行得好,被照顧者及照顧者都佔重要角色,所以不只要着眼於中風人士,也要照顧照顧者,「我哋都係想幫到佢哋兩者都可以盡量,貼近返佢哋以前嘅一啲嘅生活模式。」

復康路上,Happy及媽媽時有分歧及爭拗,但也開始找到共識。(林靄怡攝)

不欲把中風母送院舍:好似無意中放棄咗佢

Happy今年40多歲,2022年初媽媽中風,她二話不說辭職照顧,親友建議過不如安排媽媽入住院舍,但她不願意:「我覺得好似佢咁嘅狀態,入咗去(院舍)時,好似無意中放棄咗佢咁,我自己個心都係試咗(回家照顧)先,唔得先再算。」

她憶述,媽媽中風入院時,正值第五波疫情,後來在醫院感染新冠,轉送到定點醫院,她一直都未能親身探望,直至出院兩母女才能碰面,「嘩,啲手直頭甩晒皮,好似乾晒咁,個人好似好無嚟神氣,唔識點形容,總言之見到好心痛。」

Happy指媽媽中風入院,期間感染新冠,出院時身體及精神狀況大不如前。(林靄怡攝)

全天候照顧不易 母見女兒辛苦照顧自覺拖累

全天候照顧不容易。Happy的媽媽陳婆婆今年72歲,中風前喜歡跟朋友飲茶、游水、更有一張迪士尼年卡,閒時會跟朋友去玩;中風後,她經常臥床,難以接受身體及生活的改變,又想到女兒要辭職照顧自己,自覺拖累女兒,情緒低落,有很多負面想法。至今提起,陳婆婆仍忍不住落淚:「諗住快啲死、快啲死,成日都諗。」

壓力及疲憊困擾:企喺到都瞓得著

Happy知道媽媽有情緒,於是更落力照顧,「佢要啲咩就拎畀佢,咁佢咩都做唔到,但佢個人又好急,所以你係處於一個唔停手。」但隨之而來的,是壓力及疲憊:「最初嗰陣時,就係可能無時間瞓教,去到一個階段,你企喺到都瞓得著。」

陳婆婆指出院後一直臥床,當時心情低落,又自覺拖累女兒,有很多負面想法。(林靄怡攝)

未能掌握扶抱技巧 一度質疑無法照顧好媽媽

她續指,媽媽回家後一直臥床,即使有上網看影片學,仍未能掌握扶抱及位置轉移的技巧,扶媽媽坐起、幫媽媽從床上轉移到輪椅、去浴室洗澡這些事,都只能等到醫院離院支援的團隊上門協助才做得到,令她一度質疑自己無法照顧好媽媽。

「去到一個位,你係成個月,佢都落唔到床,即係我係無辦法去,譬如過櫈,呢個位就令到我去反思,到底我係咪無能力去照顧佢呢?因為你係院舍,人哋就算郁唔到,都會坐起身食嘢,坐落櫈食嘢,但我喺屋企完全做唔到。」

+1

參與中風復康計劃 獲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社工跨專業團隊支援

在朋友介紹下,她認識到聖雅各福群會中風復康計劃,並在醫務社工轉介下參與計劃。計劃有由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及社工等組成的跨專業團隊,提供復康訓練、輔導、情緒支援、家居環境評估等服務。

計劃物理治療師劉嘉祈提到,陳婆婆最初做評估,只有坐立30秒的能力,其患側髖關節因肌肉流失,常有不適的感覺,時常會叫痛,窒礙了旁人去扶抱,「Happy都係好擔心,好驚令媽媽有痛楚,所以喺屋企無做扶抱。」

Happy能夠獨力幫媽媽轉移到輪椅後,隨即帶媽媽外出。(夏家朗攝)

參與計劃首個月,在治療師協助下,兩母女開始分辦到不適及痛楚的分別,Happy學會獨自扶抱及轉移,陳婆婆亦能夠自行在床上坐起。Happy直言掌握到技巧後,不再擔心自己無能力照顧媽媽,「得咗之後,我即刻帶佢出街。」

計劃經理張潔瑩指,最初未掌握到扶抱及位置轉移技巧,令Happy跟媽媽在生活上、照顧上有局限,當Happy能夠做到這件事,能帶媽媽重新走入社區,不需要再困在屋內,他們的生活質素及心情也隨之好轉。

陳婆婆現時已可以用四腳叉、並在旁人輔助下步行。(林靄怡攝)

陳婆婆參與計劃第二個月開始學站立,其後一個月學行路,經過一年多的治療及訓練,她現時已可以用四腳叉、在旁人輔助下步行。她亦已回復一定自理能力,譬如能夠利用取物夾將鞋襪夾到床邊,再自行著鞋、著襪,閒時還會寫寫書法。

復康大有進展,但過程中亦非一帆風順。陳婆婆說,最初做復康運動以為做得愈多愈好,但她的身體感覺在中風後變得遲緩,有時未能即時感覺到身體的疲累,試過因為過度運動而癱坐在洗手間,「𠵱家我會問清楚啲治療師,可以做得幾多次,唔好搏命做。」

Happy就提到,媽媽能夠用四腳叉步行後,不時會想自行去拿物品、去廁所,也試過因而跌倒,「跌倒影響佢心理,都影響我心理,我沖涼聽到有少少聲,就有陰影囉有時。」

她續說,在復康期間跟媽媽也常有分歧,「佢個方向就係佢好勤力做、佢好願意做,但係最初就係做得太多,同埋做個姿勢唔啱,成日來來回回係呢啲位到有爭拗。」

遇上問題,計劃的社工及治療師也會與兩母女傾談,既安撫情緒,也提供意見。例如復康姿勢的問題,劉嘉祈說,通常會先看患者的動作,再建議照顧者怎樣協助,同時也會解釋患者的能力限制,「我哋教佢嘅家居運動,當然係佢做唔到,所以先訓練,有陣時我哋都平衡返Happy嘅心態,叫佢唔使一定要100%先收貨,可能80分其實都收得貨。」

劉嘉祈續說,未曾中風的人確實難以完全明白中風人士的實際狀況,提醒照顧者也需要學習及體諒中風人士。

陳婆婆重拾一定活動及自理能力,Happy去年4月已開始重返職場,做兼職活動班導師,她坦言是考慮到經常留在家中,與媽媽常有磨擦,想為彼此留些空間,「你個人一抽離咗個下,你就會有啲時間,諗點可以好啲、或者點樣大家關係好啲。」

她又提到,近來剛去一趟旅行,期間才有空間去細想旁人給予過的意見,「係照顧上你無時間靜落嚟去諗,我𠵱家先發覺,前排去旅行抖抖,你真係離開靜落嚟去諗返。」

過去一年多的復康路上,兩母女雖有吵鬧,但也開始找到共識。(林靄怡攝)

「照顧者都要鬆一鬆口氣,咁先至再有一個能量或者能力,佢哋先至可以再去前行呢個路程。」張潔瑩說,想復康的路行得好,被照顧者及照顧者都佔重要角色,相輔相成,所以計劃不止著眼於中風人士,也照顧照顧者,「我哋都係想幫到佢哋兩者都可以盡量,貼近返佢哋以前嘅一啲嘅生活模式。」

要完全獨立自主生活,陳婆婆仍然有一段距離,在過去一年多的復康路上,母女間雖有吵鬧,但兩人也開始找到共識,「安全穩陣陣」是陳婆婆寫書法時經常會寫的字,既是Happy跟計劃團隊時常提醒她的事,也是陳婆婆現時對自己復康路的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