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公園今起公眾諮詢 文件首披露公園五變四 新田濕地被剔走

撰文:林穎嫺
出版:更新:

政府兩年前提到,會在北部都會區增設三個濕地保育公園,以及沙嶺/南坑自然生態公園,同時擴展現有的濕地公園,惟新一份《施政報告》卻未有再就三寶樹以外的公園着墨,引起公眾關注。漁農自然護理署今日(21日)表示,政府即日起就建立濕地保育公園系統研究,展開第二部份公眾參與活動,至明年1月20日結束。
值得注意的是,諮詢簡報首次披露,三寶樹濕地保育的擬建面積為338公頃,即較原訂計劃大幅削減35%,地圖所示,部份位於新田的濕地被剔出公園範圍,換言之,有機會被劃入新田科技城發展範圍。當局預計,整個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將於2031年起分階段落成,而公私營合作是管理方向之一。
長春社公共事務主任周藹銓批評,當局大幅削減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的面積,是讓路予新田科技城發展,憂慮會令連續性魚塘碎片化,並截斷飛鳥走廊,令保育成效降低,更質疑當局會以公私營合作為擋箭牌,避免兌現收地700公頃的承諾。她續指,當局亦未有披露其他公園的細節,令外界憂慮當局會參考三寶樹的做法,重演「走數」的情況,促請當盡快披露更多細節,以釋除公眾疑慮。

▼北部都會區三個濕地保育公園建議選址▼

+2
濕地保育公園第二部份公眾諮詢傳單。(傳單截圖)

蠔殼圍濕地保育公園已與沙嶺/南坑自然生態公園合併

漁護署表示,早已在去年8月委託顧問就建立濕地保育公園系統進行策略可行性研究,以檢視擬議濕地保育公園系統的範圍在生態價值、土地用途/規劃、水產養殖活動,以及生態教育/康樂設施等方面的情況,並就建立濕地保育公園系統的方案,包括各個擬議公園的位置/範圍、功能、定位和管理模式等提出建議。

當局設立的公眾諮詢網站並無諮詢文件,只提供研究初步建議的簡報和傳單,簡報提到蠔殼圍濕地保育公園已與沙嶺/南坑自然生態公園合併成為一個公園,換言之,擬建的五個濕地變四個。

報告亦將四個公園劃分成不同定位和功能,分別為:

.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的定位為生物多樣性及水產養殖和諧共存,擬提升生物多樣性及引入現代化水產養殖業

.香港濕地公園擴展部分的定位為濕地教室,擬與毗鄰現有香港濕地公園的生態教育設施產生協同效應,提供生態教育體驗

.南生圍濕地保育公園,擬發展為「生態旅遊天堂」,以善用當地現有的熱門休閒設施/活動,進一步推廣生態旅遊資源

.蠔殼圍濕地保育公園(包括沙嶺/南坑部分),擬發展成為「鄉郊體驗勝地」,以善用當地的生境資源以提供鄉郊體驗/活動

簡報指,擬議公園圍涵蓋/相連多個具重要保育價值的地點,包括后海灣拉姆薩爾濕地,除了沙嶺/南坑屬於中等生態價值外,其餘四個選址的生態價值均被定為高。在主要土地用途用途而言,有74%為紅樹林、池塘和水體,而主要生自為活躍的商業魚塘,強調研究範圍內的濕地與魚塘互相連結,以建構成一個連貫性很高的大型濕地系統。

當局傾向以三大方向作為濕地保育公園的管理模式。(簡報截圖)

簡報建議首先建立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

至於濕地保育公園的管理模式,當局傾向以三大方向發展,包括由「政府部門直接管理」、「與非政府組織、當地社區及漁農團體合作」,以及「公私營界別合作計劃」,當中公私營合作是香港未曾採用的模式,初步建議私人土地業權人可就其擁有的土地的用途向政府提出保育管理建議。

在保育的細節方面,簡報只建議首先建立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冀可緩解新田科技城所導致的生態及漁業影響,並以三寶樹的經驗作先例,在其他濕地保育公園中參考有關做法。

簡報首次披露三寶樹濕地公園的選址,擬議範圍毗連米埔自然護理區,亦鄰近落馬洲,並擬在公園界線以東和東北位置,分別設立公園辦事處和漁業研究中心。

擬議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擬建面積只有338公頃,較兩年前的方案,大幅削減35%,在地圖可見有大部份的新田濕地並無包括在內。(簡報截圖)

三寶樹濕地公園縮水35% 無納入新田濕地

值得注意的是,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擬建面積只有338公頃,較兩年前《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報告書》所提及的520公頃,大幅削減35%,在地圖可見有大部份的新田濕地、練板村、以及和生圍均無包括在內。

簡報指,政府將以濕地保育公園系統的可行性研究結果為基礎,明年開展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下階段的詳細研究,初步建議會分期建設,由公園北部的魚塘和濕地開始,以盡早保育主要的飛鳥廊道,預計最快2026/27年度開展建設工程,爭取在2031年完成第一期項目,預計整個公園可於2039年或之前全面落成。

當局指,第二部份公眾參與活動為期兩個月,至明年1月20日,顧問將與相關持份者進行簡介會及會議,聽取意見,市民亦可到專屬網站參閱有關研究的初步建議,並透過電郵提交意見。

長春社公共事務主任周藹銓。(資料圖片/鄭子峰攝)

長春社憂慮擱置建設其他濕地保育公園

長春社公共事務主任周藹銓表示,當局在文件中首次承認,將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的研究範圍大幅削減近200公頃,質疑是讓路予新田科技城發展,憂慮會令三寶樹的連續性魚塘碎片化,「𠵱家連討論都冇,直接(將新田的濕地)劃走」,而當局在2026/27年度才動工建設公園,亦即較新田科技城的土地平整工程遲至少兩年,批評是「先破壞,後嘗試補償」,令保育成效成疑。

她又提到,當局在進行研究前提到,會以今次可行性研究為五個保育公園劃界,惟現時只有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有部份細節出爐,更以三寶樹先行為由,暫不公布其他公園的詳情,擔心在具體時間表不明朗下,而整個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在2039年才落成,反問其他公園是否要在30年後才見到雛型?

她憂慮整個北部都會區的發展方案陸續上馬,整個保育方案會追不上,更質疑當局會在具生態價值的土地被發展破壞後,會以生態不高為理由,進一步「走數」,擱置建設其他濕地保育公園,促請當局盡快交代其他濕地保育公園的詳情,以釋除公眾疑慮。

被問到對公私營管理濕地保育公園,她指在濕地公園而言,公私營合作是未曾出現的方案,質疑以此作為收地「走數」的借口。她擔心公私營合作有機會出現「魔鬼交易」,變相令政府主導權減少,公眾的監察亦較少,更擔心會變成天水圍濕地公園被多幢高樓大廈包圍,致成效減少的「放大版」,進一步令保育成效降低。

漁護署:其他擬議公園適時向公眾交代相關資料

漁護署表示指,由於可行性研究的研究工作範圍,特別加入了為第一個擬建的濕地保育公園的技術可行性作出初步的探討,以盡快為公園下階段的詳細研究定立基礎方向,因此現時政府能盡早就第一個擬建的濕地保育公園(即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提供其擬議選址和面積。

至於其他擬議公園,政府會參考將於明年上半年完成的策略可行性研究,以及設立及管理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的實際經驗及其他相關因素等,繼而再設計其他濕地保育公園。政府會適時向公眾交代相關資料。

至於《策略》中提及的擬議沙嶺/南坑自然公園,面積只有約4公頃,當中近九成現已是由漁護署管理的生態補償濕地,把這些和蠔殼圍濕地保育公園的範圍內一些現時或將會交由漁護署管理的生態補償濕地合併規劃管理,可更全面地規劃整個地區的濕地保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