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評局40周年展歷史文物 考英文科以前係寫中文?

撰文:何敬淘
出版:更新:

多年來為香港莘莘學子舉行公開考試、某程度決定大家人生路途的考試及評核局(考評局),今年踏入40周年。在近半個世紀的歷史中,香港的課程和考試制度都隨時間有極大變遷,為讓大家回顧青葱歲月,考評局舉行展覽,展出多件「考試文物」,原來當年考英文科,竟然可以在試卷上寫中文,相信是不少6、70後的集體回憶。
《香港01》精選當中5大趣事,看看這40年來,被不少學生視為夢魘的香港公開考試改變。

前考評局秘書長蔡熾昌(中),現任考評局評核發展部總經理温德榮(右)及考試系統組經理張美玉(左)接受訪問,談及考評局多年來的轉變。(何敬淘攝)

香港考試局在1977年成立,並於1978年舉行第一屆中學會考,至2002年易名為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當初電腦科技未普及,社會對勞動人口的要求截然不同,1978年設有的速記和打字考核,統統已成為歷史。現任考評局評核發展部總經理温德榮表示,除了科目不同,近年考評局亦為學校和考生公開更多資料,務求令考試變成協助改善教學的評估工具。

1. 計算機未普及前,數學科怎樣考?

現時一般初中學生就會購買一部計算機,以應付數學科的功課和測考。不過在首屆會考時,就不是每位學生都有計算機。作為首屆會考生的現任考評局評核發展部總經理温德榮指,當年是由考評局在試場內為每名考生提供一本《四位數表》,要處理開方、乘除數、對數(log)等問題,同學統統要靠查表尋找答案。温德榮更即席向一眾記者示範如何用《四位數表》,不過被追問其數學科會考成績,他就笑而不答。

在計算機未普及前,考評局會為每名考生提供一本《四位數表》。(何敬淘攝)

2. 英文試卷要寫成段中文?

香港社會一直都重視學生的英語成績,學好英語是不少學生的一大挑戰。而對近代考生,語文科口試的大忌,是在英文科口試說了中文。不過最初的英文科會考,其中一份分卷是考核學生的翻譯能力,學生分別要將一段英文翻譯成中文,同時要將一段中文翻譯成英文。在考評模式改變下,在英文卷寫中文已成為一幕奇景。

以往的英文科,考生需要將一段英文翻譯成中文。(何敬淘攝)

3. 會考證書由人手毛筆書寫?

受制於印刷技術,初期的會考證書考生姓名一欄是由考評局聘請繕寫員以毛筆書寫。考試系統組經理張美玉表示以過往每年約10萬考生,每年要花1個月的時間,請約10名繕寫員書寫,平均一個人每天要寫數百個名字。至1989年,姓名一欄才改為電腦編印。

初期的考證書考生姓名一欄由繕寫員以毛筆書寫,字體相當秀麗。(何敬淘攝)

4.評卷員是荀工,人人爭住做?
評卷員為每份試卷、每名考生打分,可謂掌握每名考生的「生死」和前途。不過,温德榮就坦言評卷員不是想像中的「荀工」,部份科目尤其是要檢閱考生長篇大論的答案之科目,「在聘請評卷員方面,一點都不容易,甚至好多人以為數理科有客觀答案,但評卷員一樣要細看同學的作答過程,才可以決定給予分數與否。」

而多年來,考評局都有一套方式避免評卷員過分主觀的制機,一份試卷最少給予兩名評卷員批改,如果出現兩人的評分有重大差異,會找第三名評卷員,温德榮指如果仍然有重大差異,就會由該科目的考評組主席出手,「好少出現這樣的情況,但主席一出手就會解決到問題。」

温德榮又提到,考評局有「Control卷」,局方一早批改有既定分數,用來測試評卷員的水平,如果發現得分與局方有大分別,就會叫停相關評卷員的工作。

5.補習社貼中題目不是新鮮事?

前考評局秘書長蔡熾昌表示自己在考評局任職28年,印象最深刻的,是在1996年高考中國語文及文化科的實用文考試,有補習社「貼中」類似的題目,並提供了範文,最後考評局要逐一檢視作答該題目考生的答案,「逐段逐句地檢視,發現是背誦該範文的內容就不批改。」蔡熾昌直言事件引來當時社會頗大回響,但維持公開考試的公平公正相當重要。

前考評局秘書長蔡熾昌(中)認為補習盛行和操練文化,是社會因素所致,不是考評局能力範圍內可改變的事。(何敬淘攝)

考評局將於6月7日起在新蒲崗辦事處展出一批公開考試的檔案資料與珍藏,如證書、剪報、刊物等;亦設有網上展覽,公眾人士可以以此了解公開考試多年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