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悅醫美|醫生料病人染菌源自針口 口服抗生素治療亦無效
「女悅醫美」一共5名女士接受消脂注射之後出現皮疹、硬塊及膿腫,其中兩人的膿腫樣本被驗出含膿腫分枝桿菌,須入院治理。衞生防護中心正調查負責注射人員的專業資格、有否涉及管有未經註冊藥劑製品或無牌行醫等,警方至少拘捕兩人。
整形外科醫生指,消脂注射手術使用的藥物為脫氧膽酸(Deoxycholate),作用是令脂肪細胞凋謝,從而令脂肪層變薄,感染膿腫分枝桿菌的情況並不常見,只能透過注射多種抗生素治療,通常1個月可痊癒;另有皮膚科醫生指,大多市民會選在下巴注射,病人感染膿腫分枝桿菌,很可能是從針口感染,甚或脫氧膽酸存放不妥所致。
整形外科專科醫生金永強指,所有注射手術都屬於醫療程序,需要由接受過專業訓練的持牌醫生操作。無論接受何等物質,事前必須消毒病人皮膚,負責操作的醫生則要佩戴手套,其頭髮及皮膚徹底清潔。消脂注射的物質脫氧膽酸(Deoxycholate),屬於經衞生署認可的藥物,醫生會透過微針注射入病人的皮下脂肪,從而產生化學作用,令脂肪細胞凋謝,目的是將其消滅,令其脂肪層變薄。
他指,膿腫分枝桿菌有機會黏附於皮膚之上或儀器表面,用以清潔皮膚的藥水重複使用或存放過久,亦可能因而滋生細菌。他指,人體染膿腫分枝桿菌較為罕見,病人感染之後會出現腫脹,細菌入血更可能引發敗血病。病人難以透過口服抗生素治療,只能同一時間注射多種抗生素治療,甚至切開皮膚「放濃」,痊癒時間需要數個星期至一個月。
皮膚科醫生陳厚毅則指,脫氧膽酸為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藥物,主要作用為溶解脂肪,普遍市民會於下巴注射,脂肪分解之後再從人體自然排出。他說,通常手術開始之前,醫生會以生理鹽水或火酒消毒,病人感染膿腫分枝桿菌,有可能是針口未有妥善消毒,甚或本來脫氧膽酸的生產或存放過程之中已經感染。
他指,病人可憑紅腫的範圍判斷是否屬於感染,接受消脂注射之後,如果注射部位大面積均出紅腫的情況,則屬正常情況;如果只有局部地方腫脹,則有機會是因為皮膚部份位置感染細菌而發炎所致。
本港過去亦曾出現因為注射療程而感染細菌的醫療事故。2012年,DR醫學美容集團3名女顧客接受CIK療程之後,24小時內由於敗血症而休克,最後導致1人死亡,2人傷殘。及後調查發現,DR集團配製血產品之時並無按照標準作業程序進行,亦欠缺驗菌測試,令血產品受細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