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位內地科學家奪未來科學大獎 10月舉行高峰會並在西九故宮頒獎
撰文:鄧宇詩
出版:更新:
由香港未來科學大獎基金會設立的未來科學大獎今(16日)舉行發布會,宣布共八位科學家分別獲得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今屆將首次在香港舉行「2023 未來科學大獎周」,將於10月舉行科學高峰會,及在西九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行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
各獲獎者的發現及貢獻
未來科學大獎今日透過網上直播連線北京,公布得獎名單。其中生命科學獎由柴繼傑及周儉民奪得;物質科學獎奪獎者則為趙忠賢及陳仙輝;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由何愷明、孫劍、任少卿及張祥雨四位科學家共同奪得。
生命科學獎得獎者柴繼傑及周儉民,因為發現抗病小體並闡明其結構和在抗植物病蟲害中的功能。
物質科學獎奪獎者趙忠賢及陳仙輝,對高溫超導材料的有突破性發現和對轉變溫度的系統性提升所做出貢獻。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獲獎團隊提出了深度殘差學習,使神經網絡能夠達到前所未有的深度,獲得以前難以實現的能力,促成了多個突破性的成果,包括AlphaGo,AlphaFold和ChatGPT。
孫東冀大獎周可加深國際對中國科學發展的認可
2023 未來科學大獎周將於10月在港舉行,在14及15日將在香港科學園舉行科學高峰會;16日在香港大學舉行亞洲青年科學家基金項目會議;各得獎者則將於17日出席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行的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孫東致詞時表示,對科學大獎活動周在香港舉行感到開心,相關活動可加深國際社會對中國科學發展的認可。他指,過去一年,香港的研發成果勇奪多個國際創科獎項,香港有多位科學家榮獲世界級的科學獎項,體現香港具備了科學人才以及創科實力。未來將致力推動香港成為國際科技創科中心。
未來科學大獎於2016年設立,設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單項獎金為100萬美元。
「未來科學大獎」首移師香港頒獎 盧煜明:冀雲集世界知名科學家新冠肺炎|袁國勇及裴偉士奪「未來科學大獎」 獲100萬美元獎金邵逸夫獎2023|7科學家得獎 華人數學家丘成桐獲頒數學科學獎三大學獲3個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中大歷時18年脂肪肝項目奪獎港大地質學家趙國春獲世界科學院獎 成本港首位學者奪地球科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