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網購平台有濫用膠袋之嫌 三成未準確收取膠袋費

撰文:黃偉倫
出版:更新:

政府在2022年底實施優化塑膠購物袋收費計劃,零售商須就每個沒有獲豁免收費的膠袋,向顧客收取不少於1元,包括網上零售交易。消費者委員會表示,接獲不少消費者反映,指部份商戶及網購平台濫收膠袋費及派發過多膠袋,今年1至7月已有39宗投訴。該會續指,部份商戶有濫用膠袋之嫌,例如在貨品原有密封包裝以外,再額外使用膠袋包裝。
就此,消委會以一般消費者身份實測69次,於11間網店或網購平台購買不同種類的食品,結果發現不足三成商戶準確收取膠袋費或包裝費,更有商戶收取膠袋費或包裝費後,卻未有提供膠袋,其中消委會從Foodpanda訂購了14次,當中只有九次提供一至兩個膠袋;另有五次以一至兩個紙袋替代。Foodpanda解釋,包裝費亦涵蓋了行政費及處理費等。

消委會職員以一般消費者身份於11間網店或網購平台,包括連鎖超市與食品店的自家網店,以及與超市合作的第三方外賣平台等,實試69次購買不同種類的食品,涉及新鮮、冰鮮、冷藏或一般食品等。實試過程包括購買三組食品,分別只購買濕貨(新鮮、冰鮮或冷藏食品)、只購買乾貨(罐頭、杯麵及薯片),以及一併購買乾濕貨,同時包括上門派送及店取服務。

37次實試有收膠袋費 當中10次收費準確

在69次實測中,消委會指,37次(即54%)均需收取膠袋費或包裝費,每次訂單收費介乎1至6元,提供的膠袋數量由1個至8個不等。若以每個膠袋收取1元及不考慮可豁免的情況,點算實試中提供的淨膠袋數量,在37次有收取膠袋費或包裝費的實試中,只有10次提供的膠袋數量與收取的相關費用相符,即只有27%準確收取費用。

消委會歸納出四大問題。(消委會圖片)

因應收取費用的情況,消委會歸納出四大問題:

問題一:膠袋數量超出或少於所收取的費用

消委會提到有四次透過戶戶送訂購百佳不同數量貨品,雖然只提供一個膠袋,但最多收取3元膠袋費。另外,有五次實測沒有收取膠袋費,但仍獲提供一至三個膠袋,涉及HKTVmall、百佳、一田。

戶戶送表示,膠袋費包括所有盛載商品的包裝費。

消委會提到有四次透過戶戶送訂購百佳不同數量貨品,雖然只提供一個膠袋,但最多收取3元膠袋費。(資料圖片)

問題二:沒有收取膠袋費卻提供膠袋或保溫袋

有三次實測在HKTVmall訂購六款濕貨及三款乾貨時,收取了2元膠袋費,但收貨時分別使用了五個、兩個和三個膠袋,而且還使用了一至兩個保溫袋盛載西蘭花及蘋果。

問題三:收費後沒有提供膠袋

消委會透過Foodpanda分別訂購AEON、大昌食品、U購及Pandamart貨品,在14次有收取包裝費(由1至3元不等)的實測中,當中九次提供一至兩個膠袋,部份同時使用紙袋;另有五次以一至兩個紙袋替代。

Foodpanda回覆稱,包裝費主要按訂單的重量及尺寸而定,而且亦涵蓋了行政費及處理費等。

Foodpanda回覆稱,包裝費主要按訂單的重量及尺寸而定,而且亦涵蓋了行政費及處理費等。(資料圖片/歐嘉樂攝)

另外,一田的三次實測中,都有收取2元包裝費,但只以紙箱盛載,未有膠袋。一田指,包裝費包括紙盒、最多兩個膠袋,以及送貨上門訂單的行政費,無論訂單金額及產品類型,包裝費均為2元。

問題四:貨品一樣但收費及膠袋數量每次不同

訂購相同種類及數量的貨品,實試發現所收取的膠袋費或包裝費亦有不同。例如其中兩次在百佳重複訂購九款相同貨品,同樣提供了三個膠袋,但第一次收取了2元膠袋費,第二次則沒有收取任何費用。

消委會就實試結果,向環保署徵詢意見,該署指,雖然商戶就提供的額外膠袋,向顧客收取膠袋費並沒有違例,但基於「惜物、減廢」原則,商戶應重新思考這些包裝是否必要。

消委會則表示,部份商戶有濫用膠袋之嫌,例如在貨品原有密封包裝以外,再額外使用膠袋包裝。該會認為,部分網店或網購平台因物流或運輸操作需要,而使用額外膠袋,卻將成本轉嫁於消費者,或收取較高的膠袋費而派發過多膠袋,此舉或有違生產者責任或污者自付原則。

今年首七個月接39宗投訴

消委會在今年首七個月接獲39宗相關投訴,過去三年均沒有投訴,料與去年底才徵收膠袋費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