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安醫院慈善基金資助200黃斑病變患者眼內注射 須通過經濟審查
黃斑病變與白內障和青光眼同列全球三大致盲疾病,醫院管理局資料顯示,每年有3,000 宗「濕性老年黃斑病變」新症,屬晚期黃斑病變疾病,一旦延醫可於短時間內致盲。港安醫院慈善基金(司徒拔道)推出「眼內注射港安資助計劃」,主要服務對象為正在公立醫院等候眼內注射的黃斑病變兼60歲以上患者,只須通過入息及資產審查,便可於港安醫療中心及早接受治療,受惠名額為200個,患者需支付每針5,000元費用,較自費到公立醫院注射節省2,000元。
74歲的譚女士是一名獨居長者,十年前突發現視力衰退,後確診為黃斑病變,可惜為時已晚,右眼視力保不住,已完全失明。幾年後,她的左眼亦開始出現視力衰退,但因未有意識到病況嚴重、加上經濟原因,未有及早治療。直至2020年,她的左眼突然出血,到公立醫院見醫生時,才知已進入黃斑病變晚期,需要接受眼內注射保住剩餘的視力,「但針藥實在太貴,政府醫院要自費,又要排隊。
她在醫務社工幫助下,得到非牟利機構支援打了幾針,「覺得左眼黏黏的感覺舒緩了,視力也穩定下來。」由於試針情況理想,為了能繼續接受眼內注射,她堅持繼續做清潔工賺錢,三年內靠資助和自費共打了14針。
港安醫院慈善基金(司徒拔道)指出,全球約有1.9億人患上此病;根據國際流行病學推算,香港約有50萬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黃斑病變。「濕性老年黃斑病變」的黃金治療期為發病後1至3個月,患者可接受眼內注射藥物,防止視力急轉直下。長者是黃斑病變的高危族群,有需要的病人可在公立醫院排期接受眼內注射,不過需要自資藥費,費用高昂,排期亦需時,很容易錯過治療黃金期。
基金推出「眼內注射港安資助計劃」,主要服務對象為正在公立醫院等候眼內注射的黃斑病變兼60歲以上患者。申請者須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在公立醫院等候排期接受藥物注射,個人每月收入不多於25,000元及個人資產上限不多於50萬元(不包括自住物業);必須備有醫院管理局發出有關覆診及需要接受眼內注射的證明,未有參與現時醫管局就黃斑病及糖尿黃斑水腫特別資助計劃,未受惠於其他眼內注射藥物資助計劃;以醫療保險索償的患者不能參加此計劃。
每名受助人可最高資助兩針,每針患者需付5,000元,已包藥物價錢及醫生費用,資助名額為200個,先到先得。
基金項目總監梁瑋莉指出,是次「眼內注射港安資助計劃」目標是幫助需要經濟援助的黃斑病變病人,於黃金期內盡快接受眼內注射,減低致盲風險,如病人交齊資料,基金最快可於一星期內安排眼內注射。她表示,公立醫院的眼內注射自資費用大約為7,000元,基金則收取每針5,000元成本價費用。
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眼科學系助理教授馮兆基醫表示,黃斑病變大致可分為乾性和濕性,比例為9:1。乾性的病人屬早期,可定期觀察病情;濕性顯示患者已進入晚期,視網膜和脈絡膜出現不正常的血管增生,導致滲漏和出血,破壞黃斑區內的感光細胞,以及結痂,造成視力嚴重減退。部份早期乾性的老年黃斑病變,也有機會轉變成濕性病變,任何延誤都會增加失明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