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教鞭在即 港大張志偉稱麻醉科也重醫患溝通:唔係病人瞓咗就算
許多人將麻醉科醫生稱為麻醉師,也有誤解麻醉科醫生只負責下麻醉藥不應稱為醫生。投身大學工作數十載,港大麻醉學系臨床教授及系主任張志偉決定今年退下火線,轉戰私人市場。臨別在即,他接受問訪時反駁麻醉科醫生不用與病人溝通、也未必必需懂廣東話說法,張強調麻醉科醫生與病人溝通十分重要,慨嘆普遍市民對專業認知存誤解,「坊間以為我哋畀病人瞓咗就算,其實唔係。」離開教與授崗位後,他仍會心繫麻醉學系科,期望港大可以給予更多資源,市民亦可對麻醉科醫生有更多認識。
多年來推動大眾認識 張志偉嘆:好多人仲唔知麻醉科醫生做咩
「好多人都唔知麻醉科醫生係做啲咩,係認知嘅問題。」訪問之時,討論區正有帖文討論麻醉科醫生只負責下麻醉藥不可以稱為醫生。對於社會種種對麻醉科醫生的看法,張志偉慨嘆,多年來推動大眾對麻醉科醫生認識,惜一般人的認知仍停留在很多年前,甚至存在誤解,「好多坊間以為我地比病人瞓咗就算,其實唔係。」
麻醉科醫生在「圍手術」有重要角色 沙士新冠也有入ICU救人
他解釋,醫學進步,麻醉科醫生在整個「圍手術」過程有重要角色,包括在手術前評估病人和術前準備,手術中負責麻醉及監察病人情況,以至術後情況跟進和處理、痛症管理等,「廿幾年前嘅麻醉科,病人瞓咗就算,瞓咗醒返,手術之後痛唔痛都未必理,但今時今日已好唔同。」他補充,深切治療及疼痛處理也是從麻醉科引伸出來的專科,而當沙士及新冠肺炎時,麻醉科醫生亦要到深切治療部救人。
反駁麻醉科醫生不用與病人溝通之說:問唔到答唔到有咩事點算?
普羅大眾以外,醫管局在海外聘請醫生時,也曾提到麻醉科醫生大部份時間都不用與病人溝通,故不需要懂廣東話,張志偉卻說,麻醉科醫生與病人的溝通是十分重要,「可唔可以就咁簽個同意書呢?有啲嘢問唔到答唔到,有啲咩事點算呢?」
他強調,並非指不懂廣東話不能在港當麻醉科醫生,也明白如人手不足無辦法都要引入海外醫生,但若不諳廣東話,便可能麻煩到護士幫忙協助翻譯,「不過如果連服務都提供唔到,咁就一定引入(海外醫生)㗎啦。」
麻醉科專科學院積極研究可否認可更多麻醉科專科資歷
他補充,各地對於麻醉科的專科資歷要求的培訓都不同,如澳洲、英國及紐西蘭則十分類似,但美國的培訓則已與香港很不同。他表示,麻醉科專科學院已積極研究可否認可更多麻醉科的專科資歷,如提供一些額外培訓以滿足本地的資歷要求。
醫管局及大學人力資源架構如「金字塔」難挽人才 張志偉:止血都重要
作為港大麻醉學系系主任,他感慨現時醫科生不少在考獲專科一兩年後做轉戰私營市場,而醫管局及大學人力資源架構如「金字塔」,晉升難是因素之一,「招聘人才重要,但止血都係重要。」他以自身在大學工作多年為例,認為大學做的事不比醫管局少,但薪金卻比醫管局少,形容如果不是有心好,難會選擇在大學工作。
他亦提到,即使麻醉科學系很受歡迎,惟資源一直不多,「我讀書時教麻醉科嘅有4個人,都𠵱家都仲係4個人。」慶幸的是,他指現任的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十分支持麻醉學系科,亦有給予更多資源麻醉學系科去找人才。
身體現警號決轉戰私人市場 張志偉:唔捨得呀
投身大學工作數十載,.在臨床、教學上均全力以赴,張志偉的身體亦出現警號,故決定在今年退下火線,轉戰較為輕鬆的私人市場,「真係好攰,咁多年都無咩假放。」不過,即使離別在即,張志偉仍心繫麻醉學系科,期望港大可以給予更多的資源予麻醉學系科,而市民亦可以對麻醉科醫生有更多認識。他又透露,由於人手不足,他在港大教學的工作亦不能完全放下,仍在商討是否以兼職形式續在港大教學,「唔捨得呀,喺到做咗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