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號幹線提早三年擬2033通車 青龍大橋將成首條雙程4線跨海大橋
政府於多年前計劃興建新幹道,連接新界西北及大嶼山。2021年9月,政府就十一號幹線展開勘查研究,包括藍地隧道、掃管笏連接路及大欖涌隧道等三段隧道,以及青龍大橋等,當時目標不遲於2036年通車。
根據路政署向區議會提交的文件,在精簡法定和行政程序之下,十一號幹線最新的通車目標為2033年或之前,即提早三年啟用,與青衣至大嶼山連接路看齊同年通車,屆時新界西北居民可以經新建的青龍大橋,直接駛往青嶼連接路的跨海大橋前往青衣。至於屯門繞道,同樣有望於2033年通車;惟原本用作疏導屯門區內交通的皇珠路連接路,則由於預計成效不明顯,而且工程複雜,將會作罷。
另外,十一號幹線中的青龍大橋,原擬為雙程三線的跨海大橋,不過根據今次的文件,最新方案改為雙程四線,將為全港首座南北行雙程四線、合共八條線的跨海大橋。
早於2000年,政府便計劃興建幹道,連接元朗及北大嶼山,當時稱為「十號幹線—北大嶼山至元朗公路工程計劃」,包括小欖連接路及掃管笏連接路,惟由於收到不少反對聲音,最終作罷。到2017年,政府再展開十一號幹線的可行性研究;並於2021年9月,展開勘查研究,再透露初步設計。
路政署近日向屯區會提交文件,交代十一號幹線的最新進展,整條幹道包括一組由藍地途經掃管笏、大欖涌至北大嶼山的主要幹道;四個大型交匯處(包括藍地石礦場交匯處、掃管笏交匯處、青龍頭交匯處及北大嶼山交匯處)、三段隧道(包括藍地隧道、掃管笏連接路及大欖涌隧道)、兩段露天路段(包括掃管笏─小欖露天路段及大欖涌河高架路)及一條青龍大橋組成。
與當局之前公布的內容相比,今次交代了更多詳情,亦有修改若干部份,當中提到,全長約3公里的掃管笏連接路,當中有2公里會以隧道形式穿越大欖郊野公園。文件指,工程會盡量遠離郊野公園及現有村落。
青龍大橋接青龍頭至北大嶼公路 將增加一線
另外,橫跨大海、連接青龍頭至北大嶼公路的的青龍大橋,原擬為雙程三線的跨海大橋。不過根據最新方案,全長約1.3公里的青龍大橋,將改為全港首座南北行雙程四線(合共八線)的跨海大橋。至於與擬建的青龍頭交匯處,及青龍大橋相連的大欖涌隧道,全長約1.7公里,同樣將會是全港第一條雙管雙程四線的穿山隧道。
精簡程序有望提早三年通車 屯公交通將明顯改善
整個項目最初預計不遲於2036年通車,不過政府預計在精簡法定和行政程序後,最新目標是於2033年或之前啟用。政府預計,整組幹道落成後,使用十一號幹線由新界西北出市區,在早上繁忙時間的行車時間,預料比使用屯門公路最多節省大約25分鐘。另外,十一號幹線連同青嶼連接路,可成為往返新界西北及市區的另一選擇,疏導向市區出行的交通,有助改善屯門公路、大欖隧道和汀九橋的擠塞,當局更指屯門公路的交通情況「將有明顯改善」。
十一號幹線的其中一端,位於屯門藍地,該處亦正規劃屯門繞道。另一份區議會文件透露,該工程同樣由原本目標2036年通車,提前至2033年,工程包括一條長約10公里的雙線雙程分隔道路,主要以隧道形式連接屯門第40區(即望后石),毗連屯門至赤鱲角隧道,和擬議的藍地石礦場交匯處。
皇珠路連接路工程作罷
另外,屯赤隧道通車後,加劇了毗連道路,如皇珠路等的擠塞情況,政府曾建議擴闊屯門公路(市中心段)南行線,至皇珠路西行線連接路的部份路段。不過文件透露,由於對改善區內交通情況的效果不明顯,又因為工程較為複雜,料延至2032年中才完成,只較屯門繞路早約一年啟用,因此不會推展該工程,集中資源推展龍富路連接路和海榮路連接路擴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