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前期飲食控制
港人生活繁忙,平日上班飲食或以填飽肚為主,容易忽略營養均衡的重要性,隨時會演變成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值持續高於正常,但未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若不及早發現和管理,日後有很大機會發展為二型糖尿病,同時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撰文:港怡醫院註冊營養師李瑋珩
糖尿病前期患者涵蓋各個年齡層,主要風險因素包括不良飲食習慣。患者普遍偏好高澱粉質食物,而且少肉少菜,導致澱粉質攝取過量。部分患者或會出現高血糖症,例如口乾、尿頻、容易疲倦、經常感到飢餓等,但通常未必有病徵,一般是在進行血液檢查時才發現。
患者獲轉介至營養師跟進後,會先接受詳細的營養評估,營養師會了解其症狀、家族病史、病歷如慢性疾病史等,並安排量度體脂比例,以及檢測空腹血糖值和糖化血紅素等。營養師會根據評估情況、化驗報告、患者生活作息習慣,為其制訂個人化飲食方案,協助患者保持均衡飲食,改善血糖水平。
部份患者獲悉患有糖尿病前期,或初步確診二型糖尿病之後,誤以為需要戒吃白飯,結果出現低血糖症。事實上,患者不需戒白飯,因為每餐吃適量的五穀類食物可以穩定血糖,重點是保持均衡飲食,平均分配澱粉質攝取量;而由於白飯的升糖指數較高,建議以紅米及糙米取代。患者亦需減少進食糖果、蛋糕和雪糕等高糖食物,以及西瓜、龍眼、荔枝等高升糖指數的水果。另外,較多糖尿病前期患者同時患有高膽固醇,建議他們進食低脂肪、低糖的食物。若喜歡吃肥肉連皮,建議改吃瘦肉。
不少上班一族午飯時習慣光顧茶餐廳,雖然炒粉麵飯容易帶來飽足感,但卻隱藏著澱粉質攝取量過高的危機,或會導致糖尿病前期。曾經有一名30多歲的糖尿病前期患者來接受營養評估,其體重、血壓水平和膽固醇指數均屬正常,但由於飲食不均衡,午餐經常進食炒飯、炒麵或麵包等澱粉質為主的食物,平日少肉少菜,並喜歡夾心餅零食和高糖飲品。患者其後按建議減少飯量,同時增加蛋白質及纖維素的攝取量,零食改為無鹽堅果,飲品以脫脂或低脂奶取代,飽肚之餘又能保持健康。
此外,相信不少人在晚餐後都有進食「飯後果」的習慣。值得注意的是,飯後體內的血糖指數會升高,刺激胰臟釋放胰島素以調節血糖值,若飯後立即吃水果,血糖指數會繼續上升,身體需要分泌更多胰島素去調節血糖,如胰島素分泌不足,血糖指數就會持續過高,導致血糖水平不穩。因此,建議進食晚飯和水果之間應相隔兩小時。
「01醫務所」與港怡醫院合作,隔周五刊登由醫護人員撰寫的專欄《醫健怡情》。港怡醫院致力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同時本著全人關顧的理念,為病人帶來個人化的護理。港怡醫院作為私營教學醫院,亦一直為本港培育專業醫護人才作出貢獻。
醫護人員透過專欄分享醫學及健康資訊,讀者細心閱讀文章,增廣見聞之餘,亦能感受醫護維護民康的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