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徵狀乙肝 我們身邊的沉默殺手

撰文:01醫務所
出版:更新:

在香港,每13人就有1人有慢性乙型肝炎,佔全港7%以上人口,比率絕對不低。慢性乙肝通常毫無症狀,患者自覺健康,直至出現不適而求診,才驚覺已演變成肝硬化或肝癌,難再逆轉病情,因此乙肝有「沉默的殺手」之稱。不過乙肝絕非防不勝防,最重要是及早檢查及診斷,便可避免重病發生。

撰文:腸胃肝臟科專科何鴻光醫生

對付乙肝,除了用藥之餘,患者也要保持健康生活及飲食習慣。(資料圖片/黃寶瑩攝)

乙肝可分為慢性及急性。本地絕大多數個案皆為由母親垂直傳染嬰兒的慢性乙肝,無法自行痊癒。乙肝病毒在患者身體潛伏數十年,最終有四分之一人會出現併發症如肝纖維化、肝硬化或肝癌。餘下的個案便是橫向傳染,通常發生於成人身上,透過血液或體液傳染,導致急性乙肝,引起發燒、上腹疼痛、噁心、食慾下降、出現黃疸,以及小便呈茶色等。不過,部分急性乙肝患者是毫無症狀的,同時只有少於10%的成人急性乙肝個案會演變為慢性乙肝。

腸胃肝臟科專科何鴻光醫生

高危人士應接受乙肝檢查

因此,如果已知自己是高危人士,例如父母或兄弟姊妹有乙肝,曾經共用針筒、有多個性伴侶而沒有採取安全性行為、有男男性行為、曾於海外接受手術包括輸血或接受血製品、曾經接受紋身、針灸及穿耳,以及於1988年前出生而未有注射乙肝疫苗的市民,如感懷疑,亦應向醫生查詢是否需要接受檢查。未有感染者,應盡快注射疫苗;一旦發現染有乙肝,則應通知父母、兄弟姊妹及伴侶進行乙肝檢查,同時與醫生商討治療方案。

簡單如撲熱息痛,服用過量也可造成肝衰。(圖片:Shutterstock)

抗病毒藥物讓病毒冬眠

慢性乙肝患者可服用抗病毒藥物,讓病毒進入冬眠狀態,避免肝臟遭到慢性破壞。只要患者按醫生指示每天用藥,便能夠把病毒量控制於非常低的水平。目前的抗病毒藥物很少出現副作用和藥物相沖,適合大多數患者,但切記不能自行停藥。曾有乙肝患者自行停藥數月後,臉色變黃,各種症狀出現,經檢查後發現乙型肝炎病毒反彈復發,導致肝衰竭,需要換肝才可救命。因此乙肝患者千萬不要自行停藥。如想停藥或轉藥請先跟醫生商量。

香港每13人就有1人有慢性乙型肝炎,佔全港7%以上人口,但慢性乙肝通常毫無症狀,患者直至出現不適而求診才驚覺已演變成肝硬化或肝癌,難再逆轉病情,因此乙肝有「沉默的殺手」之稱。(資料圖片/鄭子峰攝)

用藥之餘,患者也要保持健康生活及飲食習慣,避免飲酒及大魚大肉;如有酒精性或非酒精性脂肪肝,亦會加速肝臟受損速度。此外,患者要定時接受血液或超聲波等影像檢查,了解病毒活躍程度及肝功能有否異樣。要注意的是,由於肝臟負責分解藥物,因此服用其他藥物時應遵照指引,不應過量。簡單如撲熱息痛,服用過量也可造成肝衰竭;部分中藥、中成藥也有傷肝成份。於服用其他藥物時,應先咨詢主診醫生,於本地有信譽的商號購買成藥,以及告知中醫自己有乙肝,避免處方影響肝臟的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