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澳反填海遊行 大會指80人出席 參加者:不希望限制成慣例
將軍澳私人屋苑都會駅業主委員會今日(26日)舉行反對將軍澳132區填海及興建厭惡性設施遊行,獲警方發出不反對通知書,是疫情「復常」後首個大規模遊行。警方向大會作出多項「加辣」限制,包括遊行人數上限由300人減至100人、必須掛頸卡牌識別、糾察隊要拉膠帶防止「外來人士」混入等。
有遊人士認為,今次不涉及政治訴求,卡牌只是方便限制參加人數,但亦有參與者指,掛牌代表願意承擔責任,主辦方指今次有約80人參與,希望今次所設的限制只是一個「試點」,不希望會成為「慣例」。
▼3月26日 疫後首個獲批准遊行成功舉行▼
遊行人士今早11時在調景嶺體育館外集合,他們逐一掛上大會提供的數字牌,警方拉起橙帶包圍起點,不准非遊行人士進入,其間傳媒一度在橙帶內訪問主辦單位,警方即向主辦方作出警告,強調主辦方有責任防止外人混入,否則違反通知書規定。
隊伍在膠帶內行走 步速緩慢
遊行在11時半起步,大會糾察隊拉起膠帶,將遊行隊伍包圍,但隊伍步速緩慢,多次停下來等候。警方則在隊頭開路,並不時呼籲遊行人士加快腳步,以免阻塞道路。最終遊行隊伍較原定12點遲了半小時才能到達終站,之後趕在下午1時前解結集會。
業主:戴卡牌只是方便管制,並非一個「箍」
業主趙小姐表示,今次遊行不涉及政治訴求,是基本民生問題,認為戴卡牌只是方便人數管制,不認為是一個「箍」限制發聲。
本身是工程師的潘焯鴻亦有參與遊行,他認為今次遊行限制不理想,不諱言有人認為是「狗牌」,覺得並無需要。他批評強勢政府自恃絕對凌駕性,無視居民訴求,質疑填海建石屎廠是否有必要性,當局未有交代為何選址將軍澳。
居民黃先生表示,將軍澳填海和厭惡措是民生議題,有需要就此表達意見,對於警方就遊行設有不少嚴厲限制,他指相隔幾年再有遊行,大家都關心安全問題,「小心啲都可接受。」被問到會否擔心掛牌會被標籤及追究責任,他指「預咗出嚟行都有個身份,掛牌係身份表達,願意承擔責任,如果追求自由不想掛牌,是他人的自由。」
▼3月26日 將軍澳居民成功舉辦疫後首個獲批准遊行▼
申請人:政府無回應訴求,今次成功發聲
遊行申請人、都會駅業委會前主席葉寶儀表示,政府在過往答問會未能回應居民訴求,形容今次成功發聲,但她稱難以理解,為何在獲批不反對通知書後,連續兩天有不少反對聲音阻止遊行。
▼3月26日 疫後首個獲批准遊行參加者需戴號碼牌▼
文宣、屋苑通告等需交警過目 衣着有限制
將軍澳民生關注組召集人陳展浚指出,今日遊行有約80人參與,認為數字不理想,估計與警方措施有關,市民對警方執法及政府信任未恢復,相信不少人感受不愉快。
他指,今次是社會事件後第一次試點,讓警方對港人有信心,是可以舉辦和平遊行,但他不希望今次規限成為慣例,期望限制可以逐步放寬。他又透露,舉辦遊行要將文宣、屋苑通告等交警方過目,不准涉及政治敏感、煽動言論,衣着方面參與人士不可穿全黑色、甚至黃色都不容許。
發展局:確保設施設計、外觀和營運不具厭惡性
發展局在遊行結束後發新聞稿,指將軍澳第137區及132區的發展旨在善用土地,創建未來宜居新社區,包括在第137區興建50 000個住宅單位並趕及2030年起陸續入伙,建議在第132區對出提供最多約25公頃新造土地,以遷置兩個於第137區運作的設施,並容納四個同樣有特定地域要求兼且需佔用臨海位置和依賴水路運輸的設施,這些都是支撐社區特別是香港東部區域日常運作的公共設施。
當局指,尊重市民表達意見的權利,政府近日亦主動透過不同渠道,聽取和收集當區居民意見。除出席二、三月的西貢區議會會議外,政府團隊另舉行了十多場與居民會面的活動,並應邀出席地區領袖主辦包括上星期日(19日)和昨日(25日)的居民大會,直接面對面向居民解釋六個設施的功能和必要性,以及相關紓解措施以減低影響,包括六個設施將遠離最近屋苑至少一公里。
政府會研究盡量採用削坡方式以減少填海面積,並考慮將部分設施遷入岩洞的可行性,亦會確保六個設施的設計、外觀和營運都不會具厭惡性或為社區帶來滋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