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中大教授做社創|惠澤社群以人為本 知識轉移創社會效益

撰文:王玥晨
出版:更新:

在大學做研究只是寫論文和授課這麼單一?事實上,大學的研究人員除了是老師,亦可能是老板。不少教研人員會將其科研成果落地,轉化為具社會影響力的社企或社會創新項目,創造社會效益,惠澤社群。要將知識轉移成功應用到社區,除了要具備社會意識外,資金和營運能力亦同樣重要。為協助大學研究人員將研究轉移到社區,香港中文大學研究及知識轉移服務處(研轉處)有不同資助項目,為他們提供實際協助,並成功孵化出數以百計的社創項目。
攝影:鄭子峰

跨學科合作 創造更大社會效益

以人工智能技術生成語音模型,保留病人聲線、利用機械人改善自閉症兒童的社交及情緒問題的課程、透過手口雙語教育協助聾人融入主流社會、以及聯繫年輕穆斯林婦女與本地婦女團體,共同爭取婦女權益的培訓計劃等……這些都是中大教授藉知識轉移貢獻社會的例子。研轉處社會創新總監徐苑思博士(Elsie)指出大學研究人員的社會創新項目有研究作支撐,能更有效地找到社會痛點從而填補缺口。而且透過大學能連絡到不同界別,將社會效益最大化。

當社會問題日趨複雜,便更突顯社會創新的重要性。Elsie舉例,塑膠污染問題日益嚴重,但許多被回收的膠樽只是被送到另一個地方,並沒有真正獲得處理。「在社會創新中,我們除了實踐外,也要成為催化劑和影響者,去改變大眾對於某件事物的觀念或行為,甚至推動政策上的改變,公平貿易便是一個成功由大學延伸至社會的社會創新例子。」她續指,創新不一定是指科技上的改變,而是設身處地理解和明白受惠人士或用家需要,提出更具針對性的方案,以有效的創新方案解決社會問題,從而創造社會效益。

中大研轉處社會創新總監徐苑思博士及團隊支援教授進行社創,讓大學的研究成果能超越學術,落地社區,與社會接軌。

中大是一所研究型綜合大學,研究與應用範圍廣泛,對社會責任意識濃厚。研轉處處長徐仲鍈教授解釋,知識轉移被視為高等教育界除教育及研究以外的「第三項使命」。因此中大透過各種資金及行政架構上來支持知識轉移,例如旗下的「知識轉移項目基金」(KPF)及「可持續知識轉移項目基金」(S-KPF),鼓勵教授將研究成果轉化為社會效益,回饋社會,而兩個資助項目至今孕育出20間社企及263個社創項目,惠及過百萬人次。有別於傳統社企的營運模式,如為弱勢社群創造就業機會等,中大教授所成立的社創項目和社企更為創新多元,同時透過跨學科合作和知識轉移,如教育心理與中醫合作、體育科學與工程學結合等,帶來更大的社會效益,令更多有需要人士得到幫助。

研轉處處長徐仲鍈教授指知識轉移以創造社會價值是全球趨勢,亦是高等院校的「第三項使命」。

科研基礎具獨特優勢 多元支援助持續發展

創立社企除了需要啟動資金,亦要具備切合現實的營運計劃。Elsie分享,中大教授提倡的社創項目具科研基礎,於促進社會創新上具獨特優勢。「中大為教授提供一個理想的科研環境,而研轉處則由構思理念、建立團隊、設計營運方案,以至市場分析和推廣等各方面都會作出支援,助教授應對各種創新創業上的挑戰與機遇。」

研轉處的多方位協助能大大減低教授於社創路上觸礁的情況,曾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創辦公司的徐教授對此亦頗有同感。他坦言,當初創業目的是為研究、為社會,甚至為全球帶來實際助益。雖然初心單純直接,但執行後卻發現創業並不簡單。「理解法律規限、開發知識產權、任命董事會成員等商業策劃的範疇非教授強項,所以研轉處的角色尤其重要,推動社創全賴一眾專家攜手合作。」

(資料由客戶提供)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