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職業培訓有助提升青少年希望感 期望政府廣泛推行

撰文:江麗盈
出版:更新:

青少年發展企業聯盟聯同學者今日(1日)發布兩項與青少年有關的研究,其中一項研究發現,曾參與職業培訓的年輕人,於希望感、生活滿意度、職業適應力等範疇均較未參與職業培訓的年輕人高約10%。

另一項針對青少年發展企業聯盟提供的工作體驗計劃的成效研究則發現,年輕人參與計劃後,生活滿意度有顯注提升,進一步確認自己的職業志向及人生方向,也更了解自己感興趣行業的入行及晉升方法。

+3

青少年發展企業聯盟與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合作,於 2022年4月至12月期間進行「香港年青人希望感、生活滿意度及職業適應能力概況之研究」,以問卷調查收集820位18至24歲年輕人的意見。

研究結果顯示,曾參加不同形式之職業培訓的年輕人,於希望感、生活滿意度、職業適應能力等範疇均比從未參加職業培訓的年輕人高約10%。他們參加的職業培訓形式包括:與職涯規劃相關之個別輔導、職場考察、行業參觀、工作體驗、工作實習、師友計劃等。

另一項研究針對青少年發展企業聯盟提供的「Y-WE我才有用」工作體驗計劃成效,研究團隊以問卷訪問146名參與計劃的年青人,結果發現他們參與計劃後,生活滿意度有顯注提升,且進一步確認自己的職業志向及人生方向,也更了解自己感興趣行業的入行及晉升方法。

(江麗盈攝)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陳麗雲女士指,Y-WE計劃是一項非常有效提升青少年職業發展能力的介入項目,因計劃為基層青少提供系統性的工作體驗機會,可強化其生涯規劃和職業相關的能力去面對升學和就業的挑戰。她希望政府可以廣泛在社會推行這類計劃,認為對打破跨代貧窮問題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青少年發展企業聯盟主席陳龔偉瑩也強調 ,Y-WE 每個實習機會是按青少年的興趣和潛能安排 ,她表明計劃並非職業配對,而是旨在讓青少年擴闊眼界,結識商界人脈,掌握市場和職業發展的最新訊息,從而更好地規劃人生、向上流動。

今年16歲、正就讀中五的學生吳亦歡說,以往間中有製作影片放到網上,向其他人介紹自己喜歡的明星,但學校較少教授這方面的知識,所以一直只能在網上看影片自學剪輯影片。但去年經「Y-WE我才有用」工作體驗計劃到媒體製作公司工作一星期,更了解影片拍攝及製作,「更加知道要點做。」她續說,現時更清楚自己喜歡甚麼職業路向,希望入讀大學的傳理系或媒體相關課程。

吳同學又提到,在體驗工作期間也見到其他同事要超時工作完成廣告製作,被問到會否擔心入行後要經常「OT」,她笑稱不怕,又指「學校讀書都經常OT。」

另一位學員李志堅,現時已是科大一年班生,他說去年到科技公司進行工作體驗,從中認識到真實的職場環境,眼見工作體驗期間認識的上司及同事在工作時也一直持續進修,令他明白終生學習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