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發現江豚海龜病逝增 水質及垃圾皆影響 籲大眾保護海洋生物
香港三面環海,蘊含豐富海洋生物,其中中華白海豚及江豚等鯨豚動物,更是為港人所知的珍貴受保護動物。不過城大海洋動物影像解剖研究組發現,在近五年間,江豚和中華白海豚等鯨豚動物,病逝的數字都有上升,其中江豚的死亡數字更比中華白海豚高十倍。
除了鯨豚,研究組亦發現海龜在香港水域病逝的數字都上升,大部分是被海洋垃圾導致疾病,或漁業活動導致意外逝世。
研究組希望,這些數字可勾起大眾更為保育海洋生物:「有個認知就會去做,一齊保護佢哋。」
城大海洋動物影像解剖研究組發表2022年年度報告,年內香港一共有25條鯨豚擱淺,其中近八成為江豚,其餘為中華白海豚以及其他品種的鯨豚。他們為當中21條鯨豚進行影像解剖,用儀器進行掃瞄及影像診斷。
影像解剖過後,他們發現鯨豚動物的死因較多因為疾病,在去年就有13鯨豚死於疾病,比人為因素或漁業活動多近三倍。病的原因就因為有寄生蟲,分佈在肺部、乳腺和尾鰭等位置,甚至在其體外依付著。
城大傳染病及公共衛生學系助理教授葛展榮表示,他們都有調查寄生蟲的傳染途徑:「好似有條江豚bb(嬰兒)一出世就有寄生蟲,我地透過影像解剖,知道佢可能受媽媽感染,再了解成個食竹鏈都可能關事,例如呢啲江豚可能食左有寄生蟲嘅魚而出事。」
海龜同受病患困擾 因海洋垃圾
同樣受病影響的海洋動物還有海龜,特別是綠海龜。葛展榮指,去年漁護署總共發現6隻綠海龜屍體,比2019至2020年的數字多近一倍。海龜屍體送予他們進行影像解剖及傳統解剖後,他們發現5成緣海龜屍體都有發現海洋垃圾,「例如佢比啲漁網纏著,搞到郁唔到或者窒息,同樣情況其實江豚都有。」
而船隻撞擊都是其中一個死因,葛展榮透過影像解剖,重現了另外一隻綠海龜背甲所受到的創傷,兩道傷口呈對稱和平行,相信也是船隻撞擊而造成。「雖然疫情令高速船停駛,都少咗船撞,但係解剖過後都有呢個因素出現。」
研究不只解剖 更要出海而視
葛又指,影像解剖令他們對動物進行實體解剖前,已可以知道其內傷或身體狀況,亦可令解剖人員避免受屍體的細菌感染,「不過永遠等屍體解剖,我哋覺得唔足夠,想行多一步去觀察佢哋。」
這一步要如何行呢?城大健康一體化及政策應用研究中心科學主任鍾易陶就是實行者,「自2020年起,我哋係香港首個團隊定期喺大嶼山水域進行鯨豚海上考察,利用相機同航拍機目測評估牠們的健康狀況,目前以照片辨識法辨別到350個個體,過去兩年我哋有重覆見到70個個體。」
鍾易陶指,他們會辦認鯨豚的背鰭和身上斑紋,來記認個體鯨豚。除了年齡及性別等生活史,還會監測牠們的生物健康,例如創傷、皮膚病及寄生蟲,也會長期監測已識別的個體,留意牠們,甚至是整個族群的健康狀況和變化,「有時見到佢哋背鰭有裂開,或者有明顯損傷,其實都已經知佢哋有問題。」
海上交通日增 研究組望大眾認知保育
海上交通恢復,研究組希望透過今次分享過往9年收集海洋生物的健康狀況數據,冀政府制訂海洋動物的保育措施時提供基礎及科學根據,期望社會復常的同時,擱淺數字不會「復常」。
城大健康一體化及政策應用研究中心一級事務主任徐振樂表示,希望他們研究的數字可以令大眾有認知去保育,「想其他單位或政府睇完,都可以有方向,比大眾知道有保育的心態,當佢哋要有認個知就會去做。」
葛展榮指,可以觀察政府在江豚及中華白海豚出沒的位置設置海岸公園的狀況,「例如中華白海豚多出現喺南大嶼大澳、分流同雞翼角等地,可以睇政府set咗海岸公園有無成效;而江豚活動範圍就大啲,由西貢、港島南、長洲等地都有,漁護署都有去計算佢哋數量,但佢哋流動得快,好難數得晒。」
鍾又稱,將會嘗試一個方法,「可能海豚會噴氣時,我哋就收集佢呢啲水氣,分析佢有無肺炎。」
而徐振樂都希望,將來亦會有更多研究團隊、環保團隊、政府、商業及私人機構的合作和交流,甚至推廣至周邊地區,「始終海洋動物唔只喺香港活動,係整個南中國海,可能要多地政府去合作先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