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病假紙」完善遙距醫療流程 提升病人體驗

撰文:01醫務所
出版:更新:

如果大家問我,醫管局為甚麼那麼快推出「電子醫生證明書」?我會答,遙距醫療就是促成電子病假紙的催化劑。
撰文: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聯網運作)李立業醫生

醫管局將於3月6日起推行電子醫生證明書,將會儲存於醫管局流動應用程式HA Go個人帳戶「我的健康」內的「我的紀錄」,儲存兩年,方便病人隨時下載、列印或分享。

新冠疫情期間,醫管局增設遙距診症服務,讓病人可安坐家中接受醫生遙距診症及藥物送遞服務。逐步擴大遙距診症的應用,獲得大眾不少正面評價,但同時亦有很多朋友問道:「將來遙距看醫生後,如果需要病假紙,豈不是仍然要出門一趟到醫院拿病假紙?很不方便啊……」

有了遙距疹症,繼而推出遙距發放電子病假紙;有了電子病假紙,下月底再陸續推出遙距派藥。一環緊扣一環,目的就是為了令整體流程更連貫,逐步完善整個遙距醫療服務,從而便利病人,讓病人更感滿意。

電子醫生證明書將會由醫生電子簽署取代人手簽署,同時右上角新增二維碼,方便僱主核實病假紙是否由醫管局發出。

醫管局3月6日起正式推出電子醫生證明書,與現行傳統病假紙相比,主要有三大改變,分別是會由醫生電子簽署取代人手簽署,省時快捷;同時於電子病假紙上新增二維碼,方便僱主核實病假紙是否由醫管局發出;另外,電子病假紙將會發放至病人的HA Go應用程式個人帳戶,儲存兩年,病人可於「我的記錄」一欄隨時下載、列印或分享,就算遺失了紙本也不用擔心補領問題。而俗稱「到診紙」的到診證明書亦將同步電子化,與現時一樣,不會有簽署,但仍會印有相關醫護人員的名字。

我們前日舉行記者會宣布電子病假紙計劃詳情。記者會甫結束,我的電話已傳來多個朋友的訊息,他們不約而同地反映:「雖然電子版本有它的好處,但我還是喜歡紙本病假紙多些啊,感覺較實在。」大家大可放心,電子與紙本病假紙將會雙軌並行,只是人手簽署會改為電子簽署。我們考慮到市民需時適應,所以推行電子病假紙後,醫管局仍會繼續列印電子病假紙給病人,我們暫時沒有全面取代紙本的時間表。但為了配合智慧醫院發展,未來將會逐步減少紙本的發放數量。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聯網運作)李立業醫生表示,電子醫生證明書是發展智慧醫院的重要里程碑,能完善整個遙距醫療服務的流程,有助提升病人的滿意度。

推出電子醫生證明書是發展智慧醫院的重要里程碑。我們之所以踏出這一步,就是為了配合政府以科技提升公營醫療服務質素與效率的目標。我會形容電子病假紙只是整個智慧醫院發展的其中一個「齒輪」;其他齒輪還包括多方面,例如以人工智能技術分流病人X光肺片、電子病歷、電子床頭顯示板,還有設於公立醫院及門診,近200部「一站式電子服務站」,為病人提供免排隊的繳費服務等。

正如我開首提及,這些齒輪是「一環緊扣一環」,互相配合,互相推動,才能可持續地全面發展「智慧醫院」,為市民提供更多「智慧醫療」服務。

《香港01》「01醫務所」與醫院管理局合作,逢星期三刊登由醫護人員撰寫的專欄《園遊。杏林》。

「杏林」出自三國時代名醫董奉的故事,後世以「杏林」稱頌醫護,數位來自醫管局的杏林中人帶領看倌園遊杏林大觀園,透過文字細數杏林人、杏林事,分享箇中點滴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