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隔離令|逾24萬人次使用 河套方艙從未啟用 七隔離設施變備用

撰文:呂穎姍
出版:更新:

政府今日(30日)起取消向新冠確診者發出隔離令,亦意味著社區隔離設施已完成其歷史任務。翻查資料,本港現時有八個社區隔離設施,當中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首先於2020年4月啟用,其餘均於去年3月才落成,當中大部分的使用時期只有短短兩個月。另外,河套區方艙醫院更是從未啟用。

政府專家顧問劉宇隆認為,新冠肺炎現時已到尾聲,不會再有大反彈亦不會出現令人聞名喪膽的變異病毒株,建議只需保留一至兩個社區隔離設施作隔離用途。

選委會界別議員陳凱欣則認為,現時仍有需要保留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如日後爆發大型未知傳染病時也可用作隔離,至於其他社區隔離設施則用作過渡性房屋或青年宿舍。她亦建議,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亦可以用作院友暫託中心,以方便院舍作全面裝修及增添防疫設施。

▼七個備用社區隔離設施▼

+23

新冠確診患者1月30日起無須再接受隔離,亦意味著社區隔離設施再無用武之地。社區隔離設施早於2020年疫情爆發初期開始建造,由於當時用作隔離緊密接觸者的渡假營爆滿,港府選擇了竹篙灣建設社區隔離設施,並在同年4月正式啟用。

六個隔離設施只使用短短兩個月

直到Omicron病毒株去年初襲港,確診者火箭式上升,時任特首林鄭月娥隨即宣布由中央援建多個社區隔離及治療設施,當中包括青衣、新田、粉嶺、元朗、洪水橋及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六個社區隔離設施陸續落成,惟使用時期只有短短兩個月,在5月12日已全部停運直至現在。至於啟德社區隔離則在去年8月19日時才開始啟用,不過至今亦已轉為備用狀況。

▼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

元朗社區隔離設施長期備用晚上仍燈火通明

記者近日到訪過現時本港八個社區隔離設施,當中只有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仍在使用中,其餘七個社區隔離設施都水淨鵝飛,猶如死城,但仍會有員工在社區隔離設施駐守,到晚上,部分備用的社區隔離設施更會燈火通明,例如在元朗社區隔離設施在晚上仍會開燈。

元朗社區隔離設施雖然已轉為備用,但每晚仍然會燈火通明。(黃煦緻攝)

保安局:逾24萬人次在社區隔離設施完成隔離

保安局回覆指,自2022年2月至今, 超過24萬人次在多個社區隔離設施完成隔離,康復離開 。現時只有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及一間社區隔離酒店仍在使用中,為新冠肺炎檢測呈陽性人士提供合適的隔離設施,以減低傳播的風險。保安局及轄下部門會派駐適當人手以維持處於備用狀態的社區隔離設施,以便在有需要時可於短時間內重新啟用。

除社區隔離設施外,港府在第五波疫情時亦建立了位於落馬洲河套區的中央援港應急醫院和方艙設施,惟相關措施在交付港府後從未使用,而亦於去年12月移交給香港特區政府營運管理。港府早前表示,特相關政策局及部門與醫院管理局已經進行實地視察,為設施的安排作出合適準備。

▼河套區中央援港應急醫院和方艙設施▼

+1

發展局:工程合約費用仍在結算中

第五波疫情時港府建立多間社區隔離設施及方艙醫院,不少人都憂心,建立太多或會導致資源浪費,惟港府至今仍未有公布社區隔離設施的開支。發展局回覆查詢時表示,社區隔離及治療設施均由特區政府負責興建及承擔建設費用,工程合約費用的結算工作正在進行中,工程開支的資料有待確立整合。

除成本外,不少人亦關注新冠肺炎疫情後相關社區隔離設施及方艙醫院何去何從,醫衞局局長盧寵茂早前則表示,港府會積極考慮把已確定不再需要用於應付疫情的社區隔離設施,逐步有序地轉作其他非抗疫用途的可行性,以善用珍貴的土地資源,推動社會的復常。

政府專家顧問、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資料圖片)

劉宇隆倡只保留一、兩個社區隔離設施

政府專家顧問劉宇隆認為,新冠肺炎現時已到尾聲,不會再有大反彈亦不會出現令人聞名喪膽的變異病毒株,故只需保留一至兩個社區隔離設施作隔離用途,其餘的社區隔離設施則轉作其他非抗疫用途,但要符合「以民為本、為市民解困」的方針。

選委會界別議員陳凱欣則認為,現時仍有需要保留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而如日後爆發大型未知傳染病時也可用作隔離,「好似沙士後,鯉魚門度假村亦會預留作日後爆發疫情時的隔離設施。」至於其他社區隔離設施則用作過渡性房屋或青年宿舍用途。她亦建議,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可以用作院友暫託中心,以方便院舍作全面裝修及增添防疫設施。

陳凱欣。(歐嘉樂攝)

方艙變身普通醫院有難度 偏遠日常難支援

至於方艙醫院方面,據了解,醫管局正研究未來可如何應用相關設施內的「醫院部分」,但由於相關位置偏遠,安排醫護人手進駐及支援日常運作上都有困難加上較為複雜,故暫時仍未有最終定案。

陳凱欣亦認同,方艙醫院應保留成為醫院,因相關設施有醫院的設備,建議可以參考中醫院般,邀請非牟利的機構負責營運,填補公營醫療體系現時的缺口,如牙科等。她又指,相關地點為中港邊界,可以嘗試以新的中港醫療合作模式營運,如邀請內地醫護在其醫院工作為經常中港兩邊走的市民提供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