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關|小四跨境學童網課三年致中英文退步 父盼簡化回港上學程序

撰文:劉夢婷
出版:更新:

香港與內地本周日(8日)終於通關,2月15日全港小學及幼稚園將全面恢復全日面授課,然而跨境學童所面臨的不便卻仍未解決。深圳市民梅先生的長子今年10歲,在香港出生,現在粉嶺一間小學就讀小學四年班。自2020年初封關之後,梅先生的兒子便在深圳的家中上網課,不僅眼睛開始近視,亦因缺乏集體生活而不懂如何與同齡人相處。他希望兒子可回到香港繼續接受教育,盼政府能簡化過關程序,以快測結果代替核酸測試,或豁免近日確診過的跨境學童測試要求,便利跨境學童。

工聯會副理事長、工聯會大灣區服務社總幹事曾志文指出,支援服務所聯繫的七成家長都反映類似擔心,新學期在即,盼政府在跨境學童的過關程序、心理輔導方面提供支援。

▼1月8日 北上內地市民湧入落馬洲口岸▼

+8

三年網課影響學童學習效果

梅先生嘆氣道:「上網課對他(兒子)的學習成績有比較大的影響。雖然他數學成績基本可以跟得上,然而中英文成績卻開始有差距。」梅先生表示,香港中文課本採用繁體字,課堂用廣東話教中文,和深圳的語言環境有差距,因此兒子學習中文吃力。

另外,他指從香港拿到運輸教材的包裹也十分困難,有時候還必須拜託親戚朋友才能拿到教材,往往會遲一至兩個月。在教材遲來的時間,梅先生的兒子只能跟著網課學習,課堂期間難免走神,加上缺少面對面溝通的語言環境,中英文成績有所下降。

梅先生表示,儘管老師敬業,定時在線傳送相應學習內容,但孩子學習仍然吃力,加上現時學習內容較以前難一些,期末考試成績有所下降。

跨境學童家長梅先生指兒子三年來失去集體生活,也失去和陌生同齡兒童相處的禮貌分寸和界限感。(視像通話截圖)

近視度數加深、失去集體生活

梅先生還表示,在家上網課三年,兒子失去集體生活,也失去和陌生同齡兒童相處的禮貌分寸和界限感。他舉例說:「在家會和弟弟搶玩具或者打鬧,但在小區裡玩耍時,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做遊戲、想要什麼東西時也採取類似方式。我們會告訴他,和其他小朋友要好好溝通,想要什麼東西應該禮貌詢問。」另外,梅先生指出,網課對孩子身體影響亦很大,由於每日都要使用電子產品,已經有近視。

上學期開始,梅先生為兒子在深圳報讀一所私立小學,以浸沉在良好學習環境,緩解諸多問題,但梅先生認同香港的教育理念,長遠看來,仍然希望兒子能回到香港的學校。

跨境學童的人數有2.7萬人,佔口岸經常往來的跨界旅客數量大約4%。(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香港的中學在2月開始全日課,小學及幼稚園則由2月15日恢復全日面授課,梅先生一家住在福田口岸附近,正聯繫往日的校車公司接送事宜。梅先生告訴長子,下學期便可回到香港上課、與老師和同學見面,但需自己每日背著重重的書包過關,但兒子卻非常開心,盼望重返校園時光。

梅先生表示,長子在半個月前已感染過新冠肺炎,料短期內不會再二次感染。現時往內地及回香港均需出示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早前表示,要求跨境學童每日接受核酸檢測不理想,港深正商討彼此同意的妥善辦法,可考慮以快速測試代替,目標是符合衛生條件及方便學童和減輕負擔。

工聯會大灣區服務社總幹事曾志文建議,政府可針對跨境學童將過境核酸檢測要求改為快測。(工聯會提供)

工聯會:冀用快測代替核酸、提供心理輔導

曾志文表示,目前工聯會大灣區服務社收到支援服務過的七成家長都表達過類似擔心,包括梅先生。一方面,現時內地與香港往返仍需核酸檢測,但內地檢測地點已逐步減少,學童檢測需求大、會有不便,許多家長提出用快測結果代替核酸測試。另一方面,網課期間學生心態散漫,突然回到學校見到如此多同學及老師,擔心社交溝通出現問題,需要心理、精神的關注和支援,教育局應派遣社工或專業心理輔導專家去跨境學童較多的學校提供輔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