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鏈球菌|政府研究︰港20%孕婦帶菌 普及篩查成功降嬰兒感染
醫管局與衞生署近日公布乙型鏈球菌的相關研究,發現本港約有20%孕婦帶菌,胎兒一旦受感染,輕則器官出現問題,重則可引致死亡。當局自2012年本港推行乙型鏈球菌拭子普及篩查,若發現孕婦帶菌,她們分娩時將接受靜脈抗生素注射,這安排成功令胎兒的早發性病發率,從每1,000名的1.03名,減至現時的0.26名,跌幅達75%,證明確有成效。
孕婦分娩時可傳染胎兒致早發性感染
乙型鏈球菌俗稱B鏈,去年10月本港曾爆發感染,40天內曾累計出現79宗個案。B鏈是最常見引致新生兒嚴重早期感染的病菌,引起的嚴重發病和死亡率約5至10%,常見寄居在人類腸道、泌尿和生殖系統。目前約有20%孕婦的陰道或直腸拭子樣本帶有該菌,若在孕婦懷孕後期,可能在分娩時,經產道將細菌傳給胎兒,釀成早發性感染。
嬰兒受感染可引發肺炎腦膜炎 甚至死亡
B鏈對新生兒的危害不能忽視,雖然早期感染率僅0.1%,但一旦受到感染,同時孕婦沒有接受預防措施,雖然極少機率引致死亡,但出生後呼吸系統、腸道、腎臟或會受影響,甚至引發肺炎、血液感染及腦膜炎,甚至需注射強心針,康復後餘生將受後遺症困擾。
2012年起邀請所有孕婦參與普及篩查
香港在2012年前,只經臨床風險評估,篩選感染機會較高的孕婦;在2012年後,所有在公立產科產檢的孕婦,在懷孕35至37周時,均被邀請參與普及篩查。若發現為陽性,帶菌孕婦在分娩時將接受靜脈抗生素注射,以保護胎兒健康。
普及篩查推行後每千名嬰兒僅0.26名受感染
醫管局與衞生署近年共同聯手研究新生兒發病率,經比較普及篩查前後的數據,發現自普及篩查開始後,新生兒早發性整體發病率明顯下降,從每1,000名共有1.03名活產嬰兒,減至0.26名,下降75%。
醫生︰乙型鏈球菌非性病 勿自行服用抗生素
廣華醫院婦產科顧問醫生梁永昌總結研究指,普及篩查以及為帶菌孕婦在分娩時處方抗生素,確實可有效減少新生兒感染;而且證據顯示,普及篩查推行後,早發性及晚發性病發率,包括B鏈、大腸桿菌及其他感染的病發率並沒有上升。他亦提醒孕婦,在接受普及篩查前,切勿自行服用抗生素,並澄清B鏈並非性病。
▼2021年本港爆發乙型鏈球菌感染▼
未來研究進一步減低感染率
醫管局婦產科統籌委員會主席歐陽錦全表示,由於本港約有九成多孕婦願意接受普及篩查,認為不需要改為強制,又指未來目標將研究該0.26/1000的感染病例,以找出進一步減低感染率的方法,並考慮是否需要調整篩查的時間。
該研究已發表在英國婦科期刊,獲頒發香港醫學專科學院最佳年青院士原創研究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