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關內地︱上水藥房不抱期望 貨運模式轉變難靠水貨客支撐收入

撰文:馬煒傑
出版:更新:

疫情持續三年,香港與內地往來中斷,令上水一帶的藥房、藥妝店失去大量生意,大部份更因而結業,亦有藥妝店趁農曆新年快到,轉型售賣年花。雖然內地與香港通關在即,有上水的商戶稱對「生意復常」不抱太大期望,認為三年過去內地運貨模式已轉變,過去「拖水貨」過關的模式不一定會重現,又提到其實當年水貨客熱搶的奶粉現時根本沒有人要,兩年前入貨的奶粉大部份都未能賣出,即使已捐了大部份予社福機構仍有存貨在店中未處理。

有商戶亦質疑現時通關的時機不好,指即使下月通關亦不敢短時間回內地,「你依家通關我都唔夠膽上去啦講真,依家上面個病菌咁犀利,據講都兩億幾(確診),上去送死咩,醫院又冇得去。」

▼12月26日上水一帶商舖情況▼

+16

上水在疫情前吸引不少水貨客及內地旅客購物,特別是在新康街,藥房開得成行成市,並因而被俗稱為水貨街。不過疫情持續三年,中港往來被打斷,水貨客亦消失,新康街以前做水貨客生意的藥房、藥妝店都一一倒閉。

記者於本周一(26日)到上水視察,過去疫情前水貨客時常出沒的新康街、新成路、新功街及符興街等都已不如疫情前繁榮,不少商舖都已結業,業主在鐵閘上貼上招租或出售的告示,亦有舖位被短租來放售年花,不過仍有大型連鎖的藥房或海味舖在疫情下依然屹立不倒。

至於在新康街一帶,據記者現場統計最少有29間店舖未有營業,當中不少前身是售賣美妝品或藥房,沒有了水貨客拉着手推車,搶購奶粉、美妝和藥物等,以往經常被水貨客用作分貨的巷仔街道亦變得空空如也,街道人流較少。

雖然與內地通關在即,但不系區內藥房負責人都表示不敢抱太大期望,其中一間位於新康街的藥房店主林先生指,三年過去,大部份水貨客都已經轉型,「人哋都有窿有路,都行咗穩定咗」,認為當年人力拉水貨回內地的模式未必會重現。

他以售賣奶粉為例子,現在網購平台都可以直銷內地,相信不會再有人特登來港購買,又指現時奶粉根本沒有銷路,兩年前入貨的奶粉大部份都未能賣出,「都過晒期啦,之前都捐咗好多畀啲社福機構」,不過依然有存貨剩下在店中未處理。

為了生計,原先售賣藥的林先生亦趁着農曆年的商機,轉型售賣年花,「都冇位置生存,有咩辦法。」不過即使轉了賣年花,生意都依然是很差,「都半個鐘,以前係人流不停嘅,再睇半個鐘你睇下有冇人?」他又指出新康街一帶的商舖都只能做街坊生意,不少都已「做唔住」結業,並回到內地定居。

他又認為現在不是通關的好時機,因為現時內地疫情嚴重,「你依家通關我都唔夠膽上去啦講真,依家上面個病菌咁犀利。」他又擔心開關後或加劇本地疫情,指澳門都是因為與內地通關而爆疫,「你畀我上去,都真係唔想上去喇。」他形容在經濟角度而言,是應該要通關,但在健康角度而言,則不應現在通關,「等穩定落嚟,起碼過高峰期一路落先。」

同樣在新康街的海味舖負責人廖女士指,目前仍未敢大量入貨作準備,要等有確實消息再作打算,她亦認為即使通關後,生意亦難以回復到疫情前水平,「條街靜蠅蠅。」即使內地人來港,但亦無法取得更多藥物來售賣,「都冇貨攞。」她又擔心業主聽到通關後便會乘機加租,「佢聽到通關就一定會啦,好難做,真係好難做。」

林女士亦同樣擔心業主會因為通關而乘機加租,「希望業主可以體恤下,依幾年都捱得幾辛苦。」(張浩維攝)

在新康街雜貨店工作的林女士亦同樣擔心業主會因為通關而乘機加租,雜貨舖都是做街坊生意,即使開關對生意不會有大幫助,如要加租亦希望不要加得太快,「希望業主可以體恤吓,呢幾年都捱得幾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