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化學實驗室事故 女博士生臉、頸、眼角膜被高濃度化學品灼傷
香港大學化學實驗室上周二(12月6日)發生嚴重事故,一名學生博士女研究生被高濃度氫化鈉灼傷,臉、頸、右耳一級灼傷,眼角膜受損,現已出院休養。
港大無向公眾公開事故,有人在社交媒體撰文指控化學系隱瞞,港大發言人指絕無隱瞞事件,化學系已按既定機制呈報和調查事故,指導教授與傷者保持溝通,涉事學生亦有探望和致歉,傷者對網上貼文感到困擾。
男博士生離場後發生意外 燒瓶突炸裂噴出化學品
事發於2022年12月6日(上周二),地點為港大化學樓4樓實驗室。一名來自內地的男博士研究生,設置實驗反應裝置後,離開實驗室,懷疑份量及操作失當,導致一個裝有高濃度、強鹼性氫化鈉的燒瓶突然炸裂,化學品噴出兩三米外。當時實驗室內有另一名來自內地的女博士研究生,被噴中臉部受傷。
女傷者頸部以上範圍嚴重灼傷,即時用大量清水沖洗,又表示擔心毀容,之後送往公立醫院治理,臉、頸和右耳證實一級灼傷,眼角膜亦有損傷,但無影響視力。
涉事的男研究生和女傷者,均直屬港大化學系主任、講座教授支志明,他亦有協助女傷者到私家醫院接受治療。事發後港大無公開事件,有人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指控港大隱瞞。
目擊者:女傷者正養病 無永久創傷
記者今日(12日)到事發的化學實驗室了解,有目撃事件的學生確認,該實驗室的負責人為支志明,而事件確實涉及有人操作實驗失當,導致化學灼傷。
該學生表示,事發後實驗室已即時通知化學系及安全事務處(Safety Office),當時有七八名職員到場了解事件,又召救護車將女事主送院治理。他指,事發當日有職員進行調查,向目擊者了解事件始末,亦曾開會「指導及分析」事件,翌日安全事務處職員亦再到訪實驗室,並向目撃者問話。
他表示不清楚校方對事件是否知情,但指學系反應即時,亦有通報安全事務處,認為支志明及化學系當日有跟足程序處理及通報,沒有「把事件壓下來」,「通知到Safety office,就是很嚴重的事情了。」
該學生指,有看過網上流傳的文章,但認為文章誇大了事件的部份細節。他說女事主流膿的部位應為面部皮膚,又稱醫院檢查後指不會造成永久創傷,康復約需時幾個月至一年,操作實驗失當的男博士研究生已向傷者道歉,亦有探望及慰問傷者,又說女事主現時正在家休息,得知不會造成永久創傷後,近日心情已漸趨穩定。
記者曾到訪支志明位於香港大學莊月明化學樓的辦公室,但無人應門,其辦公室電話亦無人接聽。
支志明的秘書及港大化學系的職員表示,不知道支志明會否回校,要聯絡他需提前預約,又稱「網上指控屬唔屬實仲查緊」。二人皆無回應事件是否已上報香港大學及理學院相關部門,着記者聯絡香港大學公關部門查詢。
港大發言人:無隱瞞事件 傷者對網上貼文感困擾
香港大學發言人指,化學系一直密切跟進受傷學生的治療及復健,事發當日安排職員到急症室,醫生指受傷同學視力無受損,指導教授與受傷學生保持溝通,請她安心療傷,毋須擔心經濟及學業問題。
對於社交媒體的指控,港大發言人指,文中多處地方與事實不符,事發後化學系已按照既定機制呈報及調查事故,絕無隱瞞事件,會加強培訓避免同類事件再發生。
港大發言人又引述傷者稱,對網上貼文感到困擾,「感謝大家的關心,希望外界不要再就事件諸多揣測,好讓她專心靜養療傷。」
指導教授支志明為香港首位中國科學院院士
是次涉事的支志明現為香港大學化學系講座教授及系主任,為香港首位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的科學家,也是香港首位獲得有中國諾貝爾之稱「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的科學家。
過去支志明曾代表粵港澳大灣區院士聯盟,出選2021年選委會選舉第二界別,獲提名當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