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調查揭疫情助長網上賭博 平台戶口設自動增值誘先下注後還債
2022年世界盃即將於下周一(21日)舉行,或會掀起「賭波」熱潮。明愛專上學院在2021至2022年期間進行「疫情下網上賭博研究」,訪問11位年齡介乎26至40歲的參與賭博人士、7位家屬,以及11名分別負責各個個案的社工。接受訪問的參與賭博人士全屬男性,約16至20歲便開始賭博。調查亦發現,網上賭博特色及疫情亦促使更多人接觸網上賭博。
明愛展晴中心亦就此訪問了一位戒賭服務使用者,他在疫情期間因停工而無所事事,因此開始接觸網上賭博平台,曾在一年內輸掉30萬元,並向銀行借貸,最後向家人求助。他雖然有決心戒賭,但一度未能取得家人信心,直至到中心接受戒賭輔導之後,終於重新建立與家人的關係。
調查發現,大部分受訪者因網上賭博的特色,例如透過下戴遊戲應用程式就可參與、24小時運作、遊戲選擇多樣性等而開始接觸。此外,許多人因為疫情而留在家中,缺乏社交活動,空閒時間較多,變相容易經社交媒體接觸到網上賭博,然後參與其中。
網上賭博一年輸30萬 無力償還向家人求助
接受明愛展晴中心訪問的服務使用者阿孝(化名)於16至17歲起賭博,至今超過20年。他最初以賭波、馬及外圍為主,後來因為疫情而停工,在家中無所事事,就開始接觸網上賭博平台。由於平台24小時運作,他隨時隨地都可以登入平台,導致他長期沉迷網上賭博。他最初只投注約300至400元,但之後金額愈來愈大。由於平台會為戶口沒有淨額的玩家自動增值,使他以增值的金額賭博,在輸錢後向銀行借貸,最多曾在一年內輸掉30萬元。
阿孝其後無力還款,選擇向家人求助,而家人亦有代為還債。阿孝對於要家人幫忙承擔責任而感到羞恥,亦試過向家人表示雖然對戒賭感到困難,但有決心,不過並未得到家人信任,所以經常「鑽牛⻆尖」,自己想辦法還清債務,不想成為家人的負累。
決定接受戒賭輔導 證明決心後修補與家人關係
最終他決定到中心接受戒賭輔導,除了處理戒賭上的困難外,還想證明自己的決心,修補與家人的關係。輔導期間,阿孝仍然很難面對自己在賭博上的問題,且不願意承認自己是「病態賭徒」。阿孝亦有帶同母親接受輔導,希望中心可以成為「中間人」向她傳達自己的心底話,讓母親了解到即使自己在戒賭上有困難,但仍然有決心做到。
阿孝的母親在接受輔導後感覺到阿孝戒賭的決心,更加了解到他在戒賭上的困難,並願意與他互相扶持,同行戒賭路。她又表示,阿孝現在肯承擔責任,打兩份工還清債務,之前提早出糧更會立刻打電話通知她用來還債。現時阿孝與家人多了溝通,遇到問題不會「鑽牛⻆尖」,反而會嘗試與家人共同面對,認為有家人的支持是十分重要。
作出適當監管 制定預防措施
明愛展晴中心高級督導主任伍淑萍就建議,相關人士如政策制定者和服務提供者,需要先認清問題所在,不應將所有責任都歸咎於受害者身上。另外,亦應針對網上賭博主動設立機制,以作出適當監管及預防措施,保障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