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騙視伏器預警截4億元損失 平價兼職不虞有詐 女大學生失27萬
網絡及電話騙案數目近月有上升的迹象,有學生在網上以「優化平台」為工作賺取佣金,本以為利潤不多、佣金「貼地」而不是詐騙,且在前期成功賺取約千元利潤,但最後卻未能將墊款金額取出,更在25次匯款損失了近27萬元:「以前覺得騙案離自己好遠,從未想過自己會誤墮陷阱。」
警務處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9月底推出「防騙視伏器」,於10月有11,800次「有伏」搜尋結果次數,當中有6,060次與警方已確認詐騙案件有關,單以紅色「高危有伏」警號亦發出了3,184次,范俊業指按平均受騙人士被騙金額為13.8萬計算,預計過去一個月預警中減少了達4億元的騙案損失。
每日只賺十多元佣金 不如一般騙案標榜可賺大量佣金
網騙受害人黃小姐(化名)於10月8日時於即時通訊軟件收到假冒獵頭公司的兼職介紹,以協助「優化平台」的方式來賺取佣金,工作內容便是在網上接一下按鈕,以40下為一組,每日最多可工作三組,以賺取0.25%的利潤作為佣金,收入其實只有十多元,作為學生的她希望藉此機會賺取少量金錢,幫補日常開支,加上金額「貼地」,不如一般騙案中可賺取大量佣金,故不虞有詐,誤墮陷阱。
工作前要求投入一筆資金作墊款
黃小姐表示,工作前會要求她投入一筆資金作墊款,如「優化」的應用程式價值金額高於墊款亦要貼錢至所謂「客戶」的戶口,起初工作時墊款金額為300元,亦可在完成每組任務後連本帶利全數取回,在完成12組的任務後,連本帶利取回約5,700元,扣除當中約4,700元本金即淨賺約千元。
25次匯款共匯27萬元至不同戶口
後來應用程式價值由300元逐步上升,黃亦要不停入錢來貼錢,在最後一次任務當中共進行了25次匯款,涉及金額由300元至8萬元不等,總共匯了27萬至不同戶口當中。
黃指後來應用程式價值越來越高,要不停再入錢才可以繼續,令她萌生退意,想拿回本金,但客服會以不同理由拒絕:「會不停講你仲差少少,要完成個任務先拎到本金。」平台更會教唆她向他人借錢,例如作為學生可以上課程為由向家人要錢,黃小姐用了12萬元、向家人借了10萬元及向朋友借了5萬元,才湊成27萬來完成該組任務。但當黃小姐想將金錢取出時,平台又會再以不同理由推遲,最後平台客服表示如她以38,888元升級至「VIP」,可在十分鐘內收到款項,才令黃女士起疑,懷疑受騙。
受騙後疑神疑鬼 女大學生:以前覺得騙案離自己好遠
黃小姐表示受騙後變得疑神疑鬼:「𠵱家好多嘢懷疑。」又表示平日有留意防詐騙宣傳,但亦因為利潤少「貼地」而輕視:「以前覺得騙案離自己好遠。」她又表示曾檢查該平台的公司及網址,更有商業證明,於是便誤信騙徒,到事後清楚查證才發現是冒認該註冊公司。
警務處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總督察葉卓譽表示,案件中騙徒手法十分常見,特別是以受害人想取回本金的心態,反而一步一步要求受害人投入更多的金錢,往往很少受害者會及時醒覺,停止投入更多金錢,結果越輸越多。
警方防騙視伏器上月逾7萬次搜尋 一成多涉詐騙風險
黃小姐涉及的騙案,相關電話號碼、銀行戶口等資料於她報案後加入至「防騙視伏器」的資料庫中,以助其他人辨識騙徒。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警司范俊業表示,「防騙視伏器」在9月底推出,依靠市民舉報及與其他防騙軟件合作建立資料庫,讓市民辨認可疑電話及銀行戶口等。防騙視伏器在10月共有74,330次的搜尋,共有11,800次被判定為「有伏」,當中有6,060次與警方已確認的詐騙案件有關,單以紅色「高危有伏」的警號亦發出了3,184次,范俊業指按平均受騙人士被騙金額為13.8萬計算,預計過去一個月預警中減少了達4億元的騙案損失。
就進一步使用「防騙視伏器」資料庫方面,警方已開始與電訊業界和銀行業界等不同持分者展開研究,例如如何攔截釣魚短訊及詐騙來電、移除詐騙網站、協助市民識別可疑轉數快賬戶等,以有系統方式堵截漏洞打擊詐騙活動及維持香港網絡安全。警方亦會繼續積極探討透過與其他單位協作,豐富資料來源,提升「防騙視伏器」的搜索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