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場新聞涉煽動 辯方指涉案17文10篇逾時不應提控 官明裁決

撰文:劉安琪
出版:更新:

《立場新聞》被指發布煽動性文章,其總編輯鍾沛權、署任總編輯林紹桐及其註冊公司同被控,案件今(31日)在區域法院開審,案件原被安排由法官謝沈智慧處理,但今早卻轉了由法官郭偉健聽審,郭官解釋,謝沈智慧法官因疫情需要,現正受隔離,未能如期處理本案,故改由郭官主審,並先處理部份法律爭辯。辯方律師指,本案所涉控罪需在文章發布後半年內提控,惟涉案的17篇文章卻橫跨18個月,其中有10篇已過了這期限,認為該些超越期限的文章不應被考慮,又重申,《立場新聞》是傳媒機構,有監察社會的責任。郭官明早就控方可否採用該10篇文章作裁決。

控罪涉及17篇文章

3名被告:Best Pencil (Hong Kong) Limited、鍾沛權(52歲),及林紹桐(34歲),同被控被控一項串謀發布或複製煽動刊物罪,涉及17篇文章。由於公司一直未有代表出席,故被視作不認罪,鍾及林亦否認指控。控方將傳召36名證人,預計審訊20天。

辯方提出3個法律爭辯

辯方的資深大律師余若薇稱,會就案件提出3個法律爭,包括:部份文章已超越檢控時限、控方須證明被告的犯罪意圖,及控罪的合憲性等。

原審法官需隔離,案件臨時換官。(詳看下圖)

控方:控罪涉串謀逾時亦可告

主控伍淑娟指出在本案審訊前處理要先處理3項法律爭議,分別是檢控時限、犯罪意圖及條文合憲性。就檢控時限問題,《刑事罪行條例》第11條訂明煽動罪行「只可於犯罪後6個月內」檢控,但控方依賴的17篇文章中的10篇均超出6個月的檢控期限外,惟控方指出本案是具持續性的「串謀」控罪,故條例所說的時限不適用。

辯方:超越時限文章無檢控基礎

代表辯方的資深大律師余若薇卻指,《刑事罪行條例》第159D條亦提及6個月的檢控時間限制,認為控方可繼續提告眾被告,但不可依賴超出時限的多篇文章作檢控基礎。

《立場新聞》署任總編輯林紹桐否認一項串謀發布或複製煽動刊物罪。(資料圖片)

控方:毋須證明被告的煽動意圖

就犯罪意圖及條文合憲性,控方認為犯罪意圖與刊物內容及被告的言行有關,即控方不須證實被告本人有煽動意圖,只須證明被告知道其言行及刊物本身有煽動性即可。

辯方:傳媒有監察社會的責任

辯方則控方的說法或會使控罪不合憲,條例太模糊、不清晰,質疑或違反了《基本法》及《香港人權法案》。辯方認為控方須證明被告本身亦有煽動意圖才足夠,並指出《立場》為傳媒機構,有監察社會的責任,有責任報道各方面的意見,舉例稱傳媒報道殺人犯,並不代表其支持殺人犯,又指:「有些少批評就犯罪,咁傳媒唔使做㗎啦?」

資深大律師余若薇代表辯方陳詞時稱,《立場新聞》為傳媒機構,有監察社會的責任。(朱棨新攝)

涉及文章橫跨18個月

辯方其後補充指,兩名被告於2021年12月29日被捕,在他們被捕前6個月,即2021年6月底以前在《立場》網頁刊出的文章,已屬超出了條例中的6個月檢控期限。惟控方提及「案發開始」早於2020年7月7日,其所依賴的17篇文章,發佈日期亦橫跨了18個月,明顯超出煽動罪的檢控期限。

除時效亦要考慮外顯行為

控方則指出,由於控罪涉及「串謀」元素,考慮期限以外,亦要考慮涉案的「外顯行為(overt act)」,並指出《立場》於2021年5月4日曾將部份文章從網頁中暫時下架,但自己記者撰寫的文章則不作變更,又於同年6月27日的公告稱﹕「國安法改變了我們熟悉的香港。」但《立場》在報道上不自設禁區,怕會「遭滅頂之災」而停止接受公眾捐助。《立場》之後為保障其同事,多名董事辭去其職務等,控方認為,這些均屬持續性串謀的「外顯行為」,故認為檢控時限並不適用於串謀控罪。

控方稱欲再呈上另3篇文章

控方另提出,除了現有的17篇文章外,欲再呈堂另外3 篇文章。辯方則表示反對,指該3 篇文章非煽動性文章,且控方在審前覆核時明言只依賴該17 篇文章,形容控方如今做法屬「偷襲」。控方則解釋指該3篇文章是用作回應辯方將呈堂的文章。

案件押後至明早就檢控時限的爭議作出裁決。

控罪指他們於2020年7月7日至2021年12月29日期間(包括首尾兩日)在香港,一同串謀和與其他人串謀發布及/或複製煽動刊物,具意圖引起憎恨或藐視中央或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或激起對其離叛;激起香港居民企圖不循合法途徑,促致改變其他在香港依法制定的事項;引起對香港司法的憎恨、藐視或激起對其離叛;引起香港居民間的不滿或離叛;煽惑他人使用暴力; 及/或慫使他人不守法或不服從合法命令。

案件編號:DCCC 265/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