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患精神病妻子22年不離不棄 好丈夫獲嘉許精神健康之星
潘超南(亞南)22年結婚,一年後妻子突然精神病再度復發,後來更斷斷續續發病。亞南說,太太曾在病發期間「好似唔識得我」,更把買給她的生果扔在地上;雖然妻子難以控制自己,但他仍感到相當難過。不過亞南心裏仍然堅信妻子一定能夠康復,「我哋有個信念就係,(精神病)同其他感冒傷風或者肺病都有得醫,只係經歷長啲,」妻子最近5至6年間沒有復發。亞南22年不離不棄,故事感人,今日(9日)在首屆「2022十大精神健康之星」中,成為三位獲嘉許的照顧者之一。
由精神健康基金會舉辦的首屆「2022十大精神健康之星」嘉許典禮今日舉行,頒發六個獎項予對推動精神健康的不同界別人士。該會主席劉英傑表示,過去三年經歷社會變遷,不少人在壓力下情緒容易失衡,備受困擾。該會致力提供不同教育及情緒支援服務,以提升大眾對精神健康的關注,消除社會對精神病患者的誤解,並持開放態度面對患者。
相識時已知太太曾患精神病 以為「好返晒」
亞南與患有抑鬱症、躁鬱症及精神分裂症的太太相伴22載,他坦言當時認識妻子的時候,已經得知她曾患精神病,以為她已「好返晒」。惟結婚一年後,潘太精神病再度復發,「(妻子)亂噏嘢,話自己係醫院最大嗰個,永遠係佢啱。」
後來斷斷續續發病。亞南自言沒有預料妻子病情復發,「自己好沮喪,(妻子)好地地又發作。」初時完全不懂得如何處理此事,感到非常無奈及無助。
我自己甚至會困自己喺間房,喺度嗌,發洩鬱悶。
亞南陪伴妻子度過精神病的道路並不簡單,她曾一度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療,探病經歷讓他「好唔開心」,形容情緒跟隨妻子病情起伏而變動。
一段時間探佢(妻子)好似唔識得我,會係嬲,甚至我買啲生果,佢都好嬲咁對住我,掉咗啲嘢(生果)落地。我覺得好唔開心,但係我知道佢有呢啲表現自己都唔知,佢自己控制唔到。
上健康課程學相處方法:不與太太拗撬
後來亞南參與家屬精神健康課程,學會與患者相處、理解及鼓勵他們,「當佢講嘢唔合羅輯或者妄想。唔會同佢拗,避免兩個人發生衝突。」他亦成功尋求情緒宣泄的出路,並適時與朋友傾訴、聽歌等。亞南直言,他與太太均為基督徒,堅信「信、望、愛」,「我哋有個信念就係,(精神病)同其他感冒傷風或者肺病都有得醫,只係經歷長啲。」亞南亦相信,只要兩人互相扶持,定能走過這條路。
潘太已5至6年沒有復發,亞南呼籲患者家屬切勿將巨大的壓力加諸在自己身上,適時安排要空間及時間自己度過困難時刻。
「係咪妹妹鬼上身?」 胞姊由逃避變照顧者
另一名獲得「照顧者—守護天使大獎」的彭淑賢,妹妹患精神分裂逾30年,前10年病情反覆,需要在不同精神病院接受治療。淑賢初時觀念認為「係咪妹妹鬼上身?」,妹妹最初患病的幾年,她則處於逃避狀態。但媽媽堅持探望妹妹,讓她開始踏出一步也照顧妹妹。
媽媽咁老……都無放棄個女(妹妹)......觀塘嗰陣未有地鐵,媽媽由觀塘搭車去青山(醫院)。
淑賢後來亦參加香港家連家精神健康倡導協會的課程,認識了不少同路人,分享彼此對於親人患病的經歷與感受,自己漸漸亦學會與妹妹相處之道。
思覺失調康復者變展能藝術家 盼社會多一份友善
獲得「復元人士—結伴同行大獎」的展能藝術家及思覺失調康復者Alice,早於18歲時已患上抑鬱症,自言當時「個人迷迷糊糊,唔知患咩病」,即使曾向醫生求診,服藥後因覺得藥物並不適合而停止服藥,「當時成日想瞓覺,唔想返學,無咩活動」,自責及難過的情緒頻生。
直至20歲那年,剛步出社會工作的Alice,「第一日返工,啲同事好好買早餐畀我,但自己一段時間無接觸人,所以好多諗法。食食下個早餐就諗係咪加咗啲嘢入去,食咗幾啖,成個早餐就掉咗。」
後來Alice被確診為思覺失調。惟家人不希望她將疾病告訴其他人,家中的兄長亦不斷責駡她,讓其一度產生自殺傾向。
為了度過這個疾病,Alice開始從藝術作品中表達內心感受,同時藉構想作品,刺激腦部,重整思維清晰度。她希望社會對病患能多一份友善,讓患者能夠直接講出自己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