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通行證|家長拒帶子打針寧不堂食 衞生署徐樂堅:打針好安全

撰文:韋景全
出版:更新:

疫苗通行證涵蓋今日(30日)起適用年齡降至5歲或以上小童,小朋友若未達接種要求,便不能到餐廳堂食,亦不能出入公共泳池及圖書館等處所。有未帶兒子打針的家長在實施前,特意帶同兩名兒子到西餐廳享用「最後堂食大餐」,「唔知疫苗通行證維持到幾時,咪食咗餐先囉」;其幼子雖獲通過學校足球隊選拔,但最終因未打疫苗而未能入隊。

有臨床心理學家指出,疫情已令部份小朋友缺乏社交,而疫苗通行症新安排後,將令情況更加嚴重,認同接種疫苗十分重要,但也指不能透過政策做出排外行為,將小朋友分類。

▼9月30日 疫苗通行證降至5歲適用首日情況▼

14.4萬名兒童一針未打或只打一針

疫苗通行證新安排下,5歲至11歲小朋友必須完成接種兩針疫苗,或已打第一針但未滿3個月,才可滿足疫苗通要求,出入包括餐廳在內的指定處所。根據政府疫苗計劃網站,目前3至11歲第二針接種率為71.2%,即仍有近三成人、約14.4萬名兒童未完成接種;首針接種率為85.5%,有7萬兒童一針未打。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在今日下午記者會上表示,整個政策原想是保護高危群組,「明顯係一老一嫩,接種率仍然有好大進步空間」,因此希望家長平行風險後,愛惜小朋友,帶他們接種疫苗,「打針好安全,全球打咗過億針,香港都打咗左好多針,併發症少之又少,好安全。」他強調最好方法是打疫苗,令身體有自然免疫去面對疫情,減重和減死亡。

家長趕實施前帶兩子堂食大餐

未為子女接種疫苗的家長陳太(化名)育有兩名分別讀小三及小五的兒子,她接受電話訪問時說,因仍對疫苗有所憂慮,故不希望由家長簽名打針。陳太表示,新措施實施後,不少處所都不能帶兒子去,故特意事前到西餐廳食大餐。

突然咩都冇,出去食下,好過突然咩都冇困喺家。
家長陳太(化名)

通過足球隊選拔 因未打疫苗須退隊

陳太續說,幼子本身通過學校足球隊選拔,但亦因未接種疫苗,無奈退隊。她認為新措施下,對未打針的小朋友生活必然造成麻煩,例如游泳班等等都不能上,不能出外(堂食)用膳等,「不過之前咁多限制,都習慣咗係屋企買外賣或自己煮。」

+1

另一名家長郭女士育有一名5歲女兒,她稱女兒本身正在學溜冰,但因場地所限亦無奈退學,她稱感受到女兒有些不開心。

她續稱,女兒學校游泳屬於體育堂課程之一,暫時不知道會如何處理,但聽到有學校家長指未打針的學童要坐在班房看書,認為容易造成歧視,擔憂對兒童構成心理壓力。

個女都有少少唔開心,因為佢好鐘意個教練,本身12月有表演,教練同佢講可以着好靚嘅裙仔表演,但疫苗通推得太急,都冇辦法參加。
家長郭女士

▼9月30日 醫務衞生局公布10月6日放寛社交距離措施▼

+3

兒童權利委員會收2000宗查詢

香港兒童權利委員會執行幹事黃惠玉則稱,自措施公布後,已接獲2,000宗查詢,有部份家長因子女身體問題或接種首針疫苗後反應太大,不敢安排子女打針。她舉例指,有家長向該會表示,其子女為癌症康復者,醫生初時建議不要打針,最近又稱可以接種以便出入處所;亦有一名爸爸稱其小朋友皮膚敏感嚴重,雖不建議打針,但卻未能開出豁免證明,家長倍感為難。

黃強調,該會並非反對打針,而是希望政府可正視一些有困難的家長,建議應設立熱線,或成立小隊到社區解說及了解個別家長窘境,而非一刀切推新疫苗通安排。她亦建議,當局應留有空間予該些有需要的家長,例如容許他們用快測代替疫苗通。

資深臨床心理學家潘麥瑞雯表示,疫苗通降至5歲後,無打針小朋友缺乏社交情況會更加嚴重。(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資深臨床心理學家潘麥瑞雯表示,疫情已令小朋友缺乏社交,「唔識同人溝通、唔識同人玩、唔識在遊戲中學習」,而疫苗通行症新安排後,更會令情況更加嚴重,等於將小朋友分類。她稱會有小朋友覺得不公平,「點解有啲人得?有啲人唔得?」她強調,接種疫苗十分重要,但不能透過政策做出排外行為,將小朋友分類,並相信父母在處理上十分困難。

中大教育心理系教授侯傑泰表示,行兒童短期內不能參加活動,影響相對較小,「最後生活都會如常,限制屬短期,唔會十年後先放寬。」不過他更擔心若兒童沒有接疫苗,一旦中招的風險,「同老人家一樣,病起嚟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