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拆局】國情班佔中前多談「中國夢」 佔領後多論港政治法制
讓港人認識祖國的國情班,講題多年來都緊貼兩地時局,據知近年講題類型以前年9.28佔領行動為分水嶺。佔領行動前一兩年,正值國家主席習近平剛上任,國情班主談內地經濟、民生發展,不時提及習近平提出的「中國夢」;佔領行動後,講題就轉為討論香港政制及司法,亦論及佔領行動的遺害。時事評論員劉銳紹指,近年對公務員的意識灌輸的確加強了,自己回歸前每年也有主講國情班,但自特首梁振英上台,未有再獲邀請。
紀律部隊人員總工會主席麥錦輝表示,國情班有兩類。第一類偏向學習國情,由公務員事務局及內地國家行政學院安排,一般一年有兩班,文職及紀律部隊也可報名,每個部門有數個名額。第二類則是紀律部隊自行組團,赴內地參觀同行業務,由中聯辦警聯部協調。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指,在本地舉行的國情班,主要由公務員事務局轄下的公務員培訓處舉辦,內地的國情班多由國內機構安排,但公務員出發前,培訓處亦會舉辦一些前期簡介會。他自80年代開始已有主講國情班,主要是本地國情班,亦曾經是合約講者。
他指回歸前課程安排十分中性,講者左、中、右都有,內容亦任由講者自由發揮。但回歸後,講者須提交講座內容大綱,自己亦曾試過在講座舉行前一星期突然取消,他指明白問題並非出自公務員培訓處,而是來自較高層的指示。直至特首梁振英上台後,便未有再獲邀主講。
據曾參與國情班的公務員透露,參加國情班並非如外界猜想般,對仕途會有大幫助,只是因主辦課程機構會包食宿,亦可向部門申請假期,故都只是抱著旅行心態而參與。而佔領行動可謂課題類型分別的分水嶺,佔領行動前的一兩年,講題多是環繞內地經濟民生,如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劉佩瓊便曾在2012年,主講「中國政治體制、經濟及國際關係」,同時談及中央支持香港的教育、醫療等產業在內地發展。
佔領前:習近平「中國夢」 講者必談
國情班的講者除了展現內地的各項經濟數據,以向香港公務員顯示國力,亦會常常提及「中國夢」。「中國夢」是國家主席習近平剛上任後提出,曾稱「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有曾參與國情班的公務員便指,講者在講述內地經濟民生發展後,結論都總會是有關政策為朝向實現「中國夢」而行。
佔領後:多談香港困局
前年佔領行動結束後,國情班講題則有轉變,曾參與國情班的公務員透露,講題都轉為法律和政治,「經濟民生都會講,但不是談內地,而是講香港經濟民生,討論佔領行動如何阻礙香港發展,亦會講立法會拉布拖慢港府施政」。而前律政司長梁愛詩對司法界的質疑,也是於去年10月的國情班發表,剛好是佔領行動發生一年後。
劉銳紹分析指,國情班完全是政治為本,會因應社會不同大氣候而改變,內容多是單向式灌輸、側重官方該一剎那的口徑,關鍵是學員如何判斷分析講座內容。不過有公務員指,講者不會「強塞」意見予香港公務員,而是把香港各項經濟數據、旅客人數呈現,營造客觀討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