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居家隔離但仍以污水定指標 何栢良:邏輯性講唔通 應取消強檢

撰文:黃煦緻
出版:更新:

本港疫情持續,個案徘徊在九千至萬宗高位。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今日(12日)在電台節目表示,現時本港每星期有7至8萬宗個案,如繼續以污水檢測作為指標控制疫情,已起不到斬斷傳播鏈的作用。他又指政府容許確診者居家隔離,但同時推行強檢公告,「邏輯性講唔通」,認為應取消強制檢測和圍封強檢,以免加劇市民的抗疫疲勞。

何栢良又指出,未完成接種疫苗的長者重症及死亡風險高,政府應提高長者接種率,建議再縮短疫苗通行證第二和第三針疫苗之間的寬限期。

▼9月9日葵涌林士德體育館疫苗接種中心情況▼

何栢良今日在商台《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表示,大廈強制檢測在疫情初期扮演較重要角色,盡快截斷傳播鏈。惟現時每星期多達7至8萬宗個案,以污水為指標已起不了原先作用,更加無需再做強檢。

居家隔離與大廈強檢存在矛盾

加上政府容許確診者居家隔離,意味政府已接受大廈有機會出現橫向或垂直傳播,但另一方面卻推行強檢,他認為政策自相矛盾,應取消強制檢測和圍封強檢,避免加劇市民抗疫疲勞。

何柏良今日在商台《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表示,大廈強制檢測在疫情初期扮演較重要角色,盡快截斷傳播鏈。惟現時每星期多達7至8萬宗個案,污水已起不了原先作用,更加無需再做強檢。(資料圖片)

他又指出,現時的抗疫重點應該是市民需接種疫苗,以減少入院、重症及死亡個案。目前12至59歲的青年及成年人第二針接種率達到97%,即使感染後入院及重症機會極微。相反染疫後入院的人士,多以未完成接種疫苗的長者為主,故政府應提高長者接種率,而非「一刀切」影響其他已打針、風險較低人士。

▼ 9月6日 9名違規確診「紅碼」病人被押送至竹篙灣隔離▼

+4

第二針和第三針相隔5個月仍太長

現時大部份60歲以上長者未打第三針,政府由9月30日起又把12歲或以上人士接種第二和第三針疫苗之間的寬限期縮短至五個月,何表示,「點解仲畀5個月寬限期?」認為寬限期太長,應再縮短。

另外,何栢良指,輸入個案的比例佔本港疫情比例僅1至2%,對社區構成的風險比社區自身風險更低。加上根據美國大學對全球疫情形勢的統計,香港位列第四位,說明入境香港旅客是從感染風險相對低的地方,到相對高風險的地方。因此認為現行入境檢疫措施可由「3+4」變為「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