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與海外專家同研發納米機械人微創治腸患 冀3年內臨床研究
撰文:黃卓然
出版:更新:
治療小腸疾病微創技術或有突破!現今醫學科技小腸疾病的內窺鏡,最多只有8成機會鎖定病發位置,並透過內窺鏡即時治療,其餘病人則需要做傳統開刀切腸手術。中大醫學院與蘇黎世聯邦學院將共同研發新內窺鏡,以磁力推動小腸鏡,配合中大工程學院研發的納米機械人,可望提升有關技術。有份參與計劃的中大教授趙偉仁期望,3年內可在人類身上臨床研究。
常見小腸疾病包括不明出血、腫瘤、潰瘍或會令腸道收窄的克隆氏症。現時針對小腸疾病,主要有3種內窺鏡,包括傳統「直接推動式」腸鏡,鏡管粗12mm,大概可檢查及治療3成小腸範圍。第二種是氣囊式內窺鏡,以大概14mm粗的氣囊先擴充小腸,再套入內窺鏡,令鏡更易推進,此方法大概可以檢查及治療8成小腸。上述2種內窺鏡,都會因為拉扯令病人不適。
另一種方法是膠囊內窺鏡,病人吞下藥丸大小的內窺鏡,檢查腸胃道,但有關方法不能控制膠囊移動方向,也不能抽取組織檢查或作即時治療,只可作定位之用。
現作動物測試 料3年可臨床研究
中大醫學院今日宣布,將與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及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合作,共同研發以磁力推動10mm粗小腸鏡的新技術,配合研發中的納米機械人,把機械人置於磁力小腸鏡前端,可鎖定小腸病發位置進行治療,例如止血或用藥。
本身是腸胃肝科專科醫生的中大校長沈祖堯指,以往病人小腸出血、腫瘤,如果無法以內窺鏡鎖定位置,會以電腦素描輔助,但始終有限制。他期望新技術可以幫助更多病人。趙偉仁補充,威院每年大概有50至60名病人使用膠囊內窺鏡照小腸。他又指,現階段會在中大醫學院進行動物模型測試,期望3年內進行人類臨床研究,惟曾進行手術,腸道有黏連的人不適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