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長者每周開枱變每月一次 雀友染疫亡不夠腳 轉打電子麻雀

撰文:蕭博禧
出版:更新:

連續五年舉辦的「樂齡電競體驗日」今日(28日)在數碼港商場中庭舉行,活動以電競麻雀(或稱麻將)做主題,限60歲以上長者參與。疫情下難以「齊腳」,有參加的長者表示,疫情前每周打牌一至兩次,這段時間彼此有默契不聚集,減少至每月打一次。

有90歲「雀友」反映這段時間與朋友減少聯絡,「有時都唔敢聚會」,因此轉玩電子麻雀;亦有長者指有「雀友」在疫情期間去世,更難湊夠麻雀腳,只能透過平板電腦玩電子麻雀,認爲麻雀「梗係同真人打好啲,有啲聲氣」。

+3

百位長者數碼港體驗網上開枱打麻雀

數碼港主辦的「數碼娛樂領袖論壇」今日來到第三天,其中一個活動是由香港創科發展協會與智慧香港扶輪社主辦的「樂齡電競體驗日」,活動以互動麻雀為主題,邀請115位60歲以上的長者體驗。

智慧香港扶輪社缷任社長兼香港創科發展協會副會長羅少雄表示,活動已連續五年舉辦,之前四屆都是玩「FIFA」,今年受疫情影響不能進入老人院訓練長者,而剛好扶輪社其中一個社員推出「麻將天下2」遊戲,因此選擇不用預先教授玩法的麻雀做主題。

76歲林婆婆十多歲跟姐妹學打麻雀,她稱疫情前每周打一至兩次,疫情期間有默契不聚集,故開枱減少至每月打一次。(蕭博禧攝)

打真人麻雀一甲子 林婆婆:打電子麻雀要眼明手快

林婆婆今年76歲,有一位三歲孫女,疫情前幾乎每日都跟她見面,現在每周只見面一至兩次,因此有少許不開心,「掛住囉」,笑稱孫女曾說「嫲嫲,我冇見你好耐」,現在只能透過視像與孫女多見面。

林婆婆憶述,她十多歲跟姐妹學打麻雀,至今玩了60年,「雀友」通常是朋友或親人。她表示,疫情前每周打一至兩次,這段時間彼此有默契不聚集,減少至每月打一次。對於今日活動,林婆婆稱喜歡年輕人,今日「有得玩」,因此很開心。她補充,電子麻雀易學,跟真人打沒太大分別,不過要眼明手快。

90歲的呂伯伯(左)與88歲的張婆婆(右)稱由於疫情大減開枱次數,已減至每月一次或轉打電子雀。(盧翊銘攝)

88歲張婆婆:麻雀梗係同真人打好啲,有啲聲氣

呂伯伯今年90歲,他玩麻雀快30年,多與朋友玩。他指疫情前較多聚會,每周會玩「三幾次」麻雀,近年少了許多朋友,因此有時會在電腦玩麻雀。呂伯伯稱,疫情期間與朋友減少聯絡,「有時都唔敢聚會」,他覺得悶唯有看電視、看報紙及散步度日,他接近兩年沒有出來玩,他今日感到很開心。

今年88歲的張婆婆是呂伯伯太太,她慨歎有些「雀友」在疫情期間去世,亦有部份年齡比她更大。張婆婆說,她十多歲開始打麻雀,每周通常與朋友打一次,但這段時間只能透過平板電腦玩電子麻雀。她坦言,麻雀「梗係同真人打好啲,有啲聲氣」,對於今日活動,張婆婆稱「好耐未試過見咁多人」,形容活動令她感到開心。

陳婆婆認為今日活動開心,稱「有時出嚟有節目」。(盧翊銘攝)

85歲的陳婆婆除了女兒外,其他親人大多早已移民外國,疫情期間她想念遠方親人,只能靠視像聯絡,而她這段時間只打過一兩次麻雀。林婆婆女兒任職老師,被問到家中只她一人時會否感苦悶,她表示「唔覺得悶」,在家會看書及聽歌。她在40多歲才學會打麻雀,但打的次數沒有規律,有朋友約就會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