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潤雄專訪|通關無期仍信復常後旅遊業具競爭力 冀大型賽事如期
新冠疫情持續經年,旅遊業首當其衝,各界對新一屆政府的疫後重整工作寄予厚望。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接受《香港01》等傳媒專訪時表示,自實施「3+4」新店隔離檢疫安排後,每日入境人數稍見增長。
雖然現階段通關暫無期,但楊潤雄深信本港旅遊業仍具獨特優勢及競爭力,不擔心復常後會落後人前。楊潤雄又指,正鼓勵及支援業界做好準備,亦將積極發展文化旅遊。
近日疫情重上高位,港府預告不排除再收緊防疫措施,多項體育盛事亦恐「觸礁」,桿潤雄強調,仍然期望各大型體育活動可如期上演,但需要顧全大局,平衝經濟及醫療考慮。
他表示,疫情爆發兩年多以來,本港旅遊業深受打擊,亦承認港府的防疫抗疫措施,對業界影響甚大,也有別於飲食及零售業等尚有本地客支撐。
政府近日將入境檢疫安排放寬至「3+4」,但旅客入境及市民外遊反應均不似預期,楊潤雄相信「3+4」有助「帶動氣氛」。他提到,雖然旅遊業未完全回勇,但每日來港人數包括非本港居民俱有增長,「當然同全盛時期無得比,相信商業客或家庭原因或有事過來佔比例會多啲,外國遊客專登來旅遊,相信為數一定唔會多。」
港人外遊意欲弱 楊潤雄:其實唔係「3+4」問題
他認為,新安排有助提高港人外遊意欲,但由於仍受制於「請假成本」,則暫以時間較彈性的港人佔優,「誘因大咗,但有好多時間比較緊張、打工嘅,返嚟只限咁多日㗎喎。」楊潤雄又表明,疫下出遊的不穩定因素阻力更大,「其實唔係『3+4』問題,如果你喺出面中咗(確診),可能需要病完先搭到飛機返來,不穩定因素都會令人卻步。」
外國已通關令本港旅遊業失優勢? 楊:純旅遊角度的確令我地係難嘅
外國相繼復常通關,惟本港依然緊守防疫政策,會否令旅遊業失卻優勢?楊潤雄承認,現階段有一定影響,「當外地防疫抗疫措施相對比較簡單,我哋比較嚴謹少少時,啲人去佢哋啲地方容易過係香港,呢個係的確。從純旅遊角度,亦的確令我地係難嘅。」
但他指本港防疫政策制定從整體社會利益出發,「當然要成個經濟考慮,人命、外國有幾多個案、醫院容量等,都要整體考慮。」
他深信,本港仍足以穩守國際地位,亦滿有信心,「唔相信防疫抗疫係永久,我哋優勢始終都會喺度。」楊潤雄又指,本港亦佔盡地利,有助擔當內地門戶,「啲人嚟我哋(香港)玩兩、三日,再接去內地玩,長遠都係我哋旅遊優勢,當防疫抗疫措施解除後,呢啲優勢就會顯現。」
此一時,彼一時,疫情肆虐致社會劇變,珍寶海鮮舫沉沒、冠華南「拆招牌」、天星小輪及電車等業務告急,本港多個民間特色及地標正逐漸消失。楊潤雄認為,旅遊隨時代不斷轉變,與此同時本港有多個新地標落成,山頂纜車重開、故宮文化博物館及M+等,未來將循文化旅遊方向發展,「唔再單單只講購物天堂。」
楊:旅發局已有「全盤大計」 待入境措施放寬即向外推廣
他指業界正密鑼緊鼓做好準備,港府於疫情期間亦已透過「防疫抗疫基金」等,撥款逾38億元助業界渡難關,亦會研究如何可更到位支援。他又提到,旅發局亦已有全盤大計,待入境措施進一步放寬後,將重新向外推廣本港旅遊業。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幕 7月3日起對外開放▼
近日疫情升溫,當局突收緊大型賽事防疫要求,最多容許500人參與,香港十公里錦標賽及維港渡海泳等相繼受累,亦恐令多個年末體壇盛事急煞停。楊潤雄解畫指,當局當然希望可如期舉辦,「一方面可推動體育,另一方面為社會帶來正面氣氛,成個香港都需要做」,惟需平衡疫情發展,遂只能取捨,「都無辦法,我地文體旅局見個活動搞唔成,都好失望,相信成個香港大家都要明白一樣嘢,為香港長遠利益去考慮,萬一有另一次大規模爆發,無論是人命,醫療系統或其他經濟活動都有影響,所以有此決定。」
至於其他大型活動,他表示需按個別情況研判,「個活動是觀賞人多、運動人少,個風險同一大班人參與個運動,係兩樣嘢。將來邊啲活動搞得、唔搞得,要睇整體情況。」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及渣打馬拉松,同樣於今年11月復辦,是否意味後者變數較大?楊潤雄表示,七欖將實施閉環管理作賽,「球員始終只係十多隊,無咩同觀眾直接近距離接觸,相對上安全」,渣馬則需視乎疫情發展,「會緊密留意。」
▼七人欖球賽11月回歸復辦▼
粵港澳共同承辦2025年全國運動會,亦將是文體旅局未來重點工作。楊潤雄指,局方正積極爭取在港舉辦有場地及有優勢項目,他未有「開名」揭曉,但笑謂「我哋有單車場地係真嘅,都搞過好多大型賽事」,亦料國家體育總局即將公布決定。楊潤雄又提到,啟德體育園將在2024年底落成,將有時間於全運會開幕前熟習運作及舉行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