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黑臉琵鷺近4千創28年新高 反觀香港數目7年跌近兩成
屬瀕危的黑臉琵鷺,今年全球共錄得3,941隻,創下28年新高。但反觀香港后海灣的黑臉琵鷺數目,則較2010年的高峰期462隻,減少87隻,7年相差約19%,相信與后海灣附近發展有關。
香港觀鳥會促港府,加強與內地當局就后海灣附近的發展和保育作進一步溝通。
2017年全球黑臉琵鷺同步普查,於1月13至15日進行,調查地點超過全球70個地區。香港觀鳥會今日公佈,全球普查共錄得3,941隻,較2016年的3,356隻多了585隻,升幅達17.4%,創下自1989年有調查以來的歷史新高。
香港觀鳥會研究經理暨全球同步普查统籌員余日東形容,今年的增幅有意外驚喜,其中台灣南部種群有長期上升的趨勢,今年的數量更按年上升26.3%,達2,601隻。反觀,中國大陸沿海地區的數量為397隻,也比去年減少了約9%。
而香港后海灣的黑臉琵鷺數目,較去年上升4隻至375隻,雖然仍是黑臉琵鷺第二大的越冬地,但總數較2010年的高峰期462隻,相差約19%。余日東補充,另有后海灣的水鳥普查亦發現,水鳥數目由2009年約9萬隻,下降至今日只有4萬多隻。
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講師宋亦希表示,位於保護區內或人為干擾較少的越冬地,黑臉琵鷺的增幅明顯較多,而黑臉琵鷺沿著中國海岸線遷徙到后海灣數量減少,可能反映中國南部沿海的棲息地質素下降;加上后海灣附近的深圳福田急速發展,都可能為牠們棲息地帶來負面影響。
香港觀鳥會呼籲,港府與內地當局就后海灣附近的發展和保育作進一步溝通。此外,普羅大眾亦可加入保育黑臉琵鷺之列,包括監察后海灣地區是否有非法捕魚、狩獵、填塘等破壞生態的活動,可以報警尋協助。
即使近年黑臉琵鷺的整體數量慢慢上升,但牠們的處境仍然不明朗,原因包括現時全球75.5%的黑臉琵鷺集中在台南和后海灣。余日東指,一次疫症的爆發或中毒事件已可影響很大部份的種群,例如2002年台南有60隻黑臉琵鷺因染肉毒桿菌而集體死亡,反映保育為牠們提供更多合適棲息地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