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3寫字出界少少被圈錯 學者斥:打擊自信

教育局最新課程指引建議K1不應寫字,小一亦不應默測。然而未知指引日後推行情況如何,有家長再分享,有幼兒字體端正,惟線條出界被圈錯。學者指,圈錯會令幼童對學習失去信心,質疑學習究竟以字詞為本抑或以人為本。

只有4歲多的幼童,本應愉快學習,惟家長在網上分享就讀K2的子女,已要隔星期在評估中默寫詞語,而且字詞筆劃多達十數筆,包括「食物」、「木箱」,然而從圖片可見,因幼童不懂作答,留空白,結果由老師紅筆寫答案,幼兒再用鉛筆寫答案。
幼童在評估中情況未算理想,5分滿分的評估只得0分,家長不禁慨嘆「一方面唔想強迫一個4歲半的小朋友日日練字,但當見到咁嘅成績,又會反問自己點解唔同佢練下字,好矛盾。」
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林俊彬指,基本上不建議幼童默書,他指K2學生亦要靠生活經驗學習,而且亦要長時間浸淫,並非只透過默書可以迫令幼童學有所成;「其實只要佢哋對一件事有興趣,學習任何嘢都無問題,見過有幼稚園生可以寫出不同地鐵站名,就如西營盤亦可寫,只因有興趣」;然而如今「默無所成」,而且K2生面對0分,即使家長不介意,學童信心亦會受打擊。
他又指,幼童發展能力各不相同,不適宜評估,「以分數評估,令所有人困在同一空間及標準內,只作統一比較」,而且教新字亦要活動學習,「木箱喺邊?入面放咗咩?佢哋玩過,先至會有印象、有興趣再學。」
幼童學習壓力大,有K3家長指幼兒寫字端正,惟字詞稍為出界,已被老師用紅筆圈錯,認為不合理,打擊幼兒學習信心。
稍一齣界被圈錯,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林俊彬斥情況打擊幼童學習自信,「穿唔穿頭其實唔影響個字嘅理解」,相反應教授對字詞的認識,「其實佢哋大小肌肉發展未成熟,即使佢明白不可以出界,但要控制筆劃停在指定一點,亦有困難」,他質疑「究竟老師教寫字,系以人為本,抑或以字為本!」他指,幼童學字,重在對字詞部件掌握清晰,以該份功課為例,老師要着重在「貝」字說故事,讓幼童了解其由來、了解文字的特點。
香港非牟利幼稚園聯會主席郭楚翹指,寫字出界被圈,老師或出於提醒的意向,始終筆劃太細,要讓家長留意,認為家長無需太緊張。
;至於評估默測字詞,她認為情況並不合適,「有好多不同方法讓小朋友識字,而且要由淺入深」,面對被評零分,她建議家長應到校了解情況,是否學校教學法不合適,抑或幼童面對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