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一日2400人打針 團隊急召救兵 「放假都趕返嚟幫手」
「曾經試過突然很多人嚟,臨時要搵休班同事,有啲放假都趕返嚟中心幫手」。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疫苗中心在打針高峰期時,每日有超過2,400人都來接種疫苗,中心外大排長龍,需即時「急call打針救兵」。幸得逾400名港島西醫院聯網新冠疫苗社區接種防疫團隊成員的通力合作,終於順利在9個月內為市民接種33萬劑疫苗,疫苗團隊亦因此獲頒醫管局2022年度傑出團隊獎。
港島西醫院聯網新冠疫苗社區接種防疫團隊在去年1月中「臨危受命」營運全港首間新冠疫苗中心,團隊在短短兩個月內完成場地監察、預演、實行運作,並於去年3月10日展開全面運作。港島西聯網總經理(護理)陳麗紅稱,「當時好多同事無得去外國玩,既然無得去旅行,不如就嚟中山(疫苗中心)啦!」於是成功召集一班有心有力的醫護人員到中心幫手。中心運作9個多月後,於去年12月28日停運,但因應今年初第五波疫情,又在於今年1月底重開服務。
用私人時間幫手打針:唔係為錢
港島西聯網代理服務總監(質素及安全)李素輪坦言,醫護人手一向緊絀,尤其面對疫情衝擊,醫院病房工作忙碌,但同事仍選擇撥出私人時間幫手打針,雖然打針有特別酬金,但直言「唔係為錢,而係有心去做。」
陳麗紅指,從前線初級醫生、到病房經理,甚至護理總經理,不同職級的醫護人員親身落場幫手。同事基本「返朝9晚9」,每日早午晚都要開檢討會。她形容同事充滿使命感,縱使有時感到疲倦,卻仍敬業樂業。
瑪麗醫院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部顧問醫生高煒杰表示,雖然工作辛苦,「不停全日十幾個鐘行嚟行去」,仍不忘提醒新加入的醫生。
嚟中山第一件事,就係選擇一對靚啲嘅波鞋,如果唔係就行到腳痛。
醫護救兵返中心幫手打針
運作疫苗中心時,亦發生不少小插曲。瑪麗醫院中央護理部資深護師陳偉權表示,剛開打第一針時,安排的人手皆根據每日有多少市民在網上預約,「唔係固定每日有幾多人返工,而係有幾多人嚟打針,都要睇需求。」網上預約可以取消, 亦可以沒有取消但沒有現身打針,但若市民比預約的時間早到或遲到,就會應接不暇。
他憶述,曾試過在第三針開打時,團隊根據某時段的預約打針人數,推測人手足以應付,「突然好多人嚟,臨時要搵休班同事,有啲放假都趕返嚟中心幫手」,於是有三至四名同事立即到場協助,臨時加開疫苗注射站。不過他表示,團隊早在中心預演時已有一系列應急措施,亦設五個備用的疫苗注射站,中心內其他非注射站的醫護人員亦可調派至注射站幫手打針。
同事互相鼓勵 壓力變動力
李素輪提到中心的「冧天花事件」,當時中心的小部分天花因支架鬆脫而需緊急維修,並暫停服務。她表示,在醫院接到消息後,就駕車前往中心查看情況。不過她沒有太過擔心,因團隊已有一系列應急措施。最大壓力在於駕車到疫苗中心後「無位泊車,要兜去其他收費更貴的停車場。」
陳麗紅表示,壓力終會變成動力,形容每位同事「靠得過、信得過」,大家互相鼓勵,正如齒輪一樣互相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