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錄逾23萬名自僱人士供強積金 積金局:推保就業後參與率增
積金局主席劉麥嘉軒今(28日)發表網誌,她提到,自僱人士近年對強積金意識有所提升,自政府於2020年推出「保就業」計劃後,由同年4月的21.5萬,增至同年10月的22.9萬,參與率由73%上升至78%,短短半年間增加5個百分點,截至去年12月底,已有逾23.1萬名自僱人士參與強積金計劃,參與率達8成。
她又鼓勵自僱人士善用強積金建立退休儲蓄習慣,並透過複息效應投資滾存,壯大退休儲備,並舉例指若每月增撥收入5%作額外自願性供款,估算退休後可享的強積金將增1倍。
劉麥嘉軒表示,受到疫情影響,政府過去兩年推出不同紓困措施,協助打工仔、自僱人士及企業共渡時艱,並以今年3月及5月分別推出的「臨時失業支援」及「保就業」計劃為例,分別收到約47萬及30萬份申請,當中包括不少自僱人士。
她續指,留意到自僱人士參與強積金供款的意識近年亦有所提升,自政府於2020年推出「保就業」計劃後,參與強積金計劃的自僱人士,由2020年4月的21萬5千,增至同年10月的22.9萬,參與率在短短半年間升了5個百分點,由73%上升至78%。截至去年12月底,已有超過23.1萬名自僱人士參與強積金計劃,參與率達8成。
她提到,由於強積金制度在工作人口覆蓋面廣泛,在推行保障就業措施時,利用強積金紀錄可簡化行政程序,令申請人更快獲得援助,「可見強積金除了為打工仔提供退休保障外,正在發揮更大的社會功能。」
劉麥嘉軒說,越來越多打工仔成為自僱人士投身「斜槓族」(即身兼多項自由工作),這種新的就業模式享有較大自由度,但卻缺少僱主提供的退休福利保障。她續說,在強積金制度下,年齡介乎18歲至64歲的自僱人士,不論有關入息多少,都必須參加強積金計劃,並須定期(可選擇按月或按年)向強積金計劃作出供款,供款額為有關入息的5%,但受最低及最高有關入息水平1的限制。換言之,即使入息低於最低有關入息水平,自僱人士仍須參加強積金計劃,但就毋須供款,直至入息超過最低有關入息水平才開始供款。
她續說,鼓勵自僱人士善用強積金建立自律的退休儲蓄習慣,透過複息效應投資滾存,壯大退休儲備。她提到,倘能夠在強制性供款以外定期作自願性供款,效果就更明顯。她以
一名由25歲開始作強積金供款的自僱人士作例,倘其每月收入18,500元,其後收入水平每年只按通脹調整;又假設平均每年的投資回報為4.3%,透過「複息效應」,估算該名自僱人士於65歲退休時滾存的強積金約有756,000元。她表明,同樣條件下,倘該名自僱人士每月按收入作5%額外自願性供款,估算於65歲退休時的強積金增加至1,512,000元,退休時便可得到更穩健的保障。
劉麥嘉軒表示,積金局多年來積極推動自僱人士參與強積金計劃,去年更主動發信給學校、體育會、屋苑會所、工藝品市集策劃機構及共享工作空間營辦商等組織,鼓勵他們向自僱工作者,例如教練、興趣班導師及工藝品技師等,傳遞訊息,提醒他們注意有關強積金的權責,和善用強積金作退休保障的重要性。至於現正構建中的積金易平台,不但可以在管理強積金方面為僱主和僱員帶來莫大方便,更可以協助自僱人士更方便和靈活地管理強積金。她說,積金局亦會為自僱人士安排諮詢會,介紹平台設計及聽取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