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敦治醫院專職醫療統籌遙距探訪 助臨終病人道別:每句刻骨銘心

撰文:黃金棋
出版:更新:

本港新冠肺炎第五波疫情中,不少病情較嚴重的確診留院長者未能自行聯絡家屬。律敦治醫院專職醫療團隊表示,見不少住院長者因未能聯絡家人而悶悶不樂,因此為紓緩病房前線醫護人員壓力,以及緩和病人及家屬的憂慮,自發統籌遙距探訪服務,主動安排病人與家人進行視像通話。

有參與服務的物理治療師分享首次處理臨終病人與家人道別的情況時,面對沉重心理壓力,「有陣時唔知做咩好,個刻其實都有衝擊同傷感,但仍然要做好溝通橋樑,屋企人講每一句說話我再轉達都好刻骨銘心」。團隊在3月至4月期間幫助近280個病人及其家人,並指每次收到家人道謝,即使要加班亦感工作極有意義:「好彩安排到病人臨終前見到,唔係屋企人一定好遺憾」。

為降低感染風險,公立醫院早前暫停探病安排。律敦治醫院職業治療師阮鳳姿表示,第五波疫情中大部份重症個案為長者,不諳使用手機,難以聯絡家人,「去到病房做復康治療,都感受到佢哋唔開心,因為見唔到家人」。

遙距探訪服務由部門同事自發統籌

阮鳳姿指為讓病房前線醫護可集中「火力」照顧病人醫療需要,以及讓家人了解病人的留院狀況或復康治療的進展,專職醫療團隊自發統籌遙距探訪服務,由職業治療部、物理治療部及醫務社會工作部負責不同病房,各病房護士評估及識別出有需要的病人後,團隊會立即聯絡病人家屬,安排視像通話。

覆述雙方說話「好似做埋大聲公」

團隊在三星期間,進行340次視像探訪,以及約380次電話通話。阮鳳姿料已覆蓋40%入院病人,當中很多長者已是病重,手腳活動有限,「轉身都唔得,所以我哋要攞住個手提電話,擺個角度最令到病人同家人睇到對方」;如病人聽覺不佳,更要「好似做埋大聲公,佢講一句我哋覆述一句,務求佢哋溝通達到最好」。她又稱,明白家屬在疫情間不能探訪會十分擔心,故亦會主動向家人簡單匯報患者最新病情。

助90歲確診長者聯繫長居北美的女兒

醫務社工陳栢熙笑言要通話中要擔任主持人角色,例如「分邊個講先,中間都要幫助溝通」,並鼓勵家人向臨終病人表達感謝。他分享指3月底時曾有一名90歲居於老人院的伯伯確診入院,當時其身體狀況已十分虛弱。伯伯四名女兒長居北美,最小女兒剛好回港探望父親,當時陳由病房醫護中得知小女兒十分擔心父親,故立即安排二人進行視像通話,並相約另外三名女兒在數日後再與伯伯見面。

不過在視像通話進行前一日,伯伯病情急轉直下,陳坦言「當時我都好驚未必等到第二日先做視像」,故即時聯絡其細女建議立即進行。最後一家人成功進行視像通話,不久後伯伯便撒手人寰,「好深刻係幾個女都同佢講『爸爸要保重,唔好牽掛,可以安心去啦』,幫到佢哋道別」。他又憶述當時過程驚險,「如果再開慢少少,就真係見唔到最後一面,相信女兒都會好多遺憾同自責」。小女兒其後亦十分感激陳幫忙,他認為成為病人與家屬間的橋樑很有意義。

▼5月20日 蘭桂坊酒店@九如坊爆BA.2.12.1新變種病毒疫情▼

+9

物理治療師鍾建華由2020年已入隔離病房工作,他形容隔離病房「冰冷」,不少病人亦十分孤單。他分享在今年3月時一名80多歲婆婆確診入院,由於她可自行聯絡家人,故當時並沒有優先安排視像通話。不過鍾指婆婆「成日無咩精神,又無動力做運動(復康治療)」,傾談下才知道婆婆不懂使用視像通話,故他立即聯絡婆婆孫兒,「孫仔唱歌畀婆婆聽,又鼓勵佢」,婆婆才有動力進行復康治療。

(第一次處理臨終個案)一開始心理壓力都大,會企咗喺病人同家屬中間,有陣時唔知做咩好,個刻其實都有衝擊同傷感,但係要仍然做好溝通橋樑,屋企人每講一句說話我再轉達都好刻骨銘心。
物理治療師鍾建華

專職醫療團隊除了統籌遙距探訪服務外,亦為確診病人提供復康治療。鍾建華表示,物理治療角色是要保持病人肺部暢通,而第五波疫情的病人較容易氣喘及痰多,故在危急階段時要為病人拍痰等,令抽痰程序更易進行;亦會進行早期復康活動,避免肌肉流失。

職業治療方面,則會為與病人進行日常生活能力訓練,亦會提供不同預防併發症用品,如護腳踝套等,防止病人出現壓瘡。醫務社會服務方面,陳栢熙指會協助制定離院照顧計劃,不過曾試過「安排康復者出院,原來屋企人又中咗」,令疫情下工作難度大增。

▼5月18日 西環邨西苑臺一周內第二度圍封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