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環邨|袁國勇:已築起防重症免疫屏障 市民毋須恐慌

港大醫學院昨日(12日)在Facebook發文指堅尼地城附近或有大型感染群組,緊急呼籲師生勿往該區午膳,事件引起熱議,有市民質疑該緊急呼籲引起恐慌。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今日(13日)在電台節目表示,因應現時本港疫情發展,相信社群已築起了防重症免疫屏障,並稱市民只需打齊疫苗,可到當區食肆進食。
他相信醫學院的師生因經常出入醫院及要照顧病人,故港大醫學院慎重起見才發出呼籲,但認同「做法有待商榷」,亦指今次西環邨小型爆發最重要訊息是要打針,「無打針唔該即刻去打,唔好再硬頸,咁落去大家又驚驚、遲啲又驚驚。」
▼5月12日 西環邨圍封檢測▼


師生常出入醫院須慎重 但做法值得商榷
袁國勇表示,不知道港大醫學院昨日在社交平台發文,但估計醫學院與工程學院有合作研究污水病毒檢測,相信是見到西環邨資料較高,而醫學院的師生因經常要出入醫院實習、看病等,怕不慎染疫會對病人構成威脅,故穩陣起見作出呼籲,強調該區市民不需要恐慌。他又認為,醫學院呼籲只是提醒師生要小心,但發布訊息的方式有待商榷。
料逾九成人已打針或染疫 築起防重症免疫屏障
袁國勇多次表示市民不需恐慌,估計本港已有91%至95%人口接種疫苗或已確診新冠肺炎,已築起防重症免疫屏障,並稱元朗牡丹金閣尚品火鍋涮涮鍋群組正是好例子,確診者只有輕症或無症狀,且很快康復。他認為只要市民打齊針,可以繼續在堅尼地城食肆進食,若未打齊針則不要去,因有機會染疫。
▼3月3日 港大微生物系專家袁國勇到西環新萬福護理院視察▼
新冠病毒料難消滅只能控制
袁國勇稱,本港已進入控制疫情的階段,因新冠病毒不會離開人類,亦難做到根除疫症,暫時消除亦要用較大力度,會對經濟及生活造成大影響,故必須控疫,即把疫情控制至低水平,不會令醫療系統癱瘓,死亡及重症減至最少。他提到,歷史上人類只打贏過天花及小兒麻痹兩種病毒,前者是消滅,後者是消減,而2003年沙士病毒較多攻擊肺部、多數會發高燒,與現時新冠病毒則上呼吸道感染較多、多數輕症或無症狀屬「唔同世界」。
夏天感染反應較輕
他指,夏天感染新冠病毒,其肺部炎症反應較輕微,發布病毒量較低,其存活時間亦較短,故政府可放鬆社交距離措施,並指若已接種疫苗,在該段時間染疫亦並非壞事。期望到冬天時,整體防重症免疫屏障已足夠,只有長者及長期病患等高危群組需再打多一針。
▼5月12日 衛生署公布「新旺會」爆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