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歲長期病患男竹篙灣隔離昏迷不治 衞生署指評估不宜居家隔離

撰文:勞敏儀
出版:更新:

資深藝人曾江上月底被發現倒斃在尖沙咀檢疫酒店房間,被質疑檢疫酒店支援不足。不足一周,本月初再發生有長期病患的男確診者在竹篙灣隔離期間與家人失聯,職員接報後才發現男子在房內昏迷,送院搶救證實不治,警方將案件列作送院時死亡案件處理。
醫管局今日表示,該名病人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及腎衰竭,民安隊人員周日(1日)中午發現他在房內不省人事,故召喚救護車送往北大嶼山醫院,但送到急症室時已發現沒有心跳。衞生署亦指,會透過網上問卷評估患者健康狀況,再決定需否安排入住社區隔離設施。
有醫生認為,當醫院床位不再出現飽和,應考慮盡量接收有多重高風險因素的確診者,以免浪費資源,並減低風險,亦提醒長期病患者切勿掉以輕心,稍有不適應及早求助。
竹篙灣由民安隊負責管理,民眾安全服務處表示,人員在4月30日下午曾應其家屬要求把藥物轉交予死者。對於他的離世深感難過,並已聯同其他部門及機構,向死者家屬提供適切的協助。

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綜合臨床服務)李立業今日(4日)在疫情記者會表示,一名有高血壓、糖尿病及腎衰竭的59歲男病人,曾在2018年接受腎移植,亦患有睡眠窒息症及心臟衰竭。他在4月28日快測呈陽性,送入竹篙灣隔離,5月1日中午民安隊發現他在房內不省人事,隨即派醫療隊到場急救及召喚救護車,中午約12時52分送往北大嶼山醫院救治,送院期間一直為其急救,但到急症室時已發現沒有心跳、血糖亦低。

醫院隨即為患者插喉,並注射五劑強心針,下午2時29分證實死亡,遺體會送往公眾殮房及轉交死因庭跟進。李立業稱,竹篙灣日常運作由民安隊負責,不便評論隔離措施。他又指,如隔離期間確診者病情有變化,將轉送其他治療設施;如有需要,醫管局可協助檢視病人病歷,評估是否較適合送院治理。

+1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表示,透過兩個網上平台收集病人資料,包括了解病徵、年紀、家居狀況(如有否獨立房間及廁所)、是否孕婦、免疫力低、有否自理能力等,再決定家居隔離還是送入社區隔離設施。如認為患者在家居隔離有風險,會安排入住社區隔離設施;如有危險因素,會建議前往急症室求醫。歐指,根據患者提交資料,他被安排到竹篙灣隔離,反映其不適合家居隔離。

警方亦回覆指,周日下午1時42分接報,指一名59歲徐姓男子在隔離房間昏迷,送往北大嶼山醫院搶救證實死亡,已將案件列作送院時死亡案件處理。

梁子超認為,當醫院床位不再出現飽和,應考慮盡量接收有多重高風險因素的確診者,以免浪費資源。(資料圖片)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表示,有心臟病、血管循環系統、糖尿、癡肥等問題病人,病情有機會突然迅速轉差,例如出現心肌炎、心跳突然轉慢,短時間可致命,較適宜在醫療機構接受觀察,隨著確診個案減少、醫院負荷減輕,當局應考慮把有多重高風險因素的確診者直接送往醫院治理,竹篙灣則預留給低風險確診者,否則只會浪費醫院床位。

梁稱,即使已接種三針疫苗加強保護,但不等於有多重風險因素人士不會出現嚴重突發性後果。有長期病患的確診者如送入竹篙灣,至少應帶備14日藥物,但指有時問題並非在於缺藥,而是病情因新冠肺炎迅速惡化,快得無法及時求助,故提醒有高風險因素患者要時刻觀察自己的健康狀況,如有發燒、胃口轉差、疲倦、心口痛等前奏症狀,切勿掉以輕心,應及早求助。

民安處:4月30日下午曾把藥物轉交予死者

民眾安全服務處表示,5月1日中午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指揮站收到一名女士電話求助,她未能與正接受隔離的丈夫聯絡,處方即派員到其丈夫入住的房間查訪,用後備鎖匙進入該房間後,發現該名男士在房間內不省人事。處方稱,工作人員隨即為他進行急救,並立刻召喚救護車,在醫管局醫護人員亦相繼趕抵現場進行搶救,惟他送院後終告不治。

民安處證實人員在4月30日下午,曾應其家屬要求把藥物轉交予死者。

▼5.19重開599F章表列處所▼

+2